就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就业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本报通讯员 金雷 张波

“看到你在连云港生活得挺开心,我们作为父母很安心!”日前,在2024年连云港市“人才日”暨大学生毕业季活动中,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新疆籍土家族毕业生李亮的父母从4000公里之外的新疆阿克苏来到现场,亲手为他颁发了纪念证书。“连云港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意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港城的未来添砖加瓦。”入职连云港某空间设计有限公司的李亮,在社交平台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促进各民族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学校职责所在、情感所系。”连职院院长骆汝九说,该校少数民族学生较为集中,少数民族在校生最多时近2000人,涵盖43个民族。今年学校共有毕业生3895人,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355人,占毕业生总数9.1%,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状况始终牵动着学校的心。

为帮助各族毕业生都找到“好归宿”,连职院持续擦亮“红石榴”育人品牌,全力打造“榴助你”项目,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助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截至目前,该校走访企业300余家,引企入校举办综合性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近20场,拓展就业岗位、实习岗位1万余个,确保每名毕业生都有3个以上岗位可供选择。

就业见习是拓宽毕业生就业路径的举措之一。为了实现“毕业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能上手、上手成骨干”的人才培养目标,连职院积极开展订单定向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推动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现就业。据该校材料与化工学院(医药工程学院)院长刘红婷介绍,该院开办的卫星现代学徒制班、盛虹订单班和中化扬农班,近年来为相关企业输送5000余名行业紧缺型“毕业生学徒”。

近年来,连职院主动对接区域优势产业链,积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该校教务处副处长丁九敏介绍说,学校已建成石化产业学院、新医药产业学院、京东数字商务产业学院、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投资打造产教融合数字化智能创新实训基地,全面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水平。由该校牵头成立的连云港新医药产教联合体和连云港绿色化工产教联合体获批首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政行校企协同发力,共同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针对部分毕业生慢就业、难就业等问题,该校抢抓就业黄金期、关键期,举办“就业促进月”活动,为未就业毕业生和即将实习学生“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今年我们以‘春风送岗 筑梦远航’为主题,开展名企优岗进校园、企业实地参观、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优秀毕业生宣讲等系列活动,搭起毕业生求职‘连心桥’。”该校学生处副处长程皓说,学校还组织辅导员、班主任、专职心理咨询师等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将就业指导延伸到非毕业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过程、分阶段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建立合理的就业预期。

此外,该校还持续举办就业创业典型宣讲,引导毕业生将奉献国家需要与实现个人价值相结合,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热情。该校物联网专业土家族学生罗阿莲说,她的家乡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曾是贵州省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江苏对口帮扶下实现了脱贫。前不久,在连职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她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表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毕业后,我将回到家乡,与大山为伴,与土地为伍,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近年来,连职院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保持高位稳定,就业质量稳中有升,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5%,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8.29%,少数民族毕业生留苏率超30%,少数民族毕业生返乡率超30%。“我们以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思想上‘同心’;聚力成长成才,在学业上‘同向’;携手关心关爱,在生活中‘同力’;促进就业创业,在毕业时‘同行’,让各族学生实现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江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