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上攀“高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高原”之上攀“高峰”

“十三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突出内涵质量提升,优化布局与结构,综合实力和贡献力明显增强,为“十四五”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34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13.1万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70%以上省内就业创业比例……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是“十三五”期间江苏高等教育在内涵建设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科研攻关的主力,高校学科优势突出、高端人才集聚、各类信息汇聚、创新要素集中,新时代高等教育重任在肩。“十三五”期间,我省高等教育不断应变求变、深化改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常抓质量不动摇,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向前,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向地方输送高质量教研成果,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非凡贡献。

聚焦学科发展,

建设高水平大学

2016年,省政府出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将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5年来,全省高校持续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等“四大专项”,助力高校学科建设,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

“要通过实施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学科高校。”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

近10年来,我省连续每年投入10个亿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双一流”和地方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达34亿元。近3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将高水平大学建设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并专门成立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组织、宣传、编办、发改、教育、科技、工信、财政、人社等9部门组成的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有力推动全省高等教育在“高原”上打造“高峰”。

目前,我省高校学科建设已形成逐层推进、逐级上升的学科发展体系。“十三五”期间,全省15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高校数位列全国第二;43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数位列全国第三;同时立项建设178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三项项目和323个“十三五”省重点学科,覆盖省内所有本科高校。

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我省共有30所高校的165个学科进入ESI前1%,高校数位列全国第一,学科数位列全国第二,较2016年年初增加86个,实现了翻番。全省还有12所高校20个学科进入ESI前1 ‰,高校数和学科数均位居全国第二。其中,ESI前1 ‰学校数较2016年年初增加8所,学科数较2016年年初增加16个,“十三五”期间共增长4倍,体现了江苏学科建设持续夯实“高原”、打造“高峰”的良好成效。

“在好的科研平台做简单、重要的发现。”南京邮电大学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团队带头人、通信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永进说,扎实做好基础研究、针对关键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理论原创性研究,使团队逐渐形成了引领效应。他带领团队致力于光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量子阱二极管发光探测共存现象,首次研制出同质集成光电子芯片和同时照明探测芯片;提出亚波长理想LED模型,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LED,并完成产线中试,为我国突破硅基电子信息时代的国外技术壁垒下了一招“先手棋”,光电子集成芯片成为南邮创建“世界一流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重点支持领域。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各类获奖数跃居全国第一,获奖层次和质量也稳步提升,各个领域不断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

建设高水平特色学科,组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是关键。“目前特聘教授项目覆盖全省32所本科院校。”葛道凯介绍说,自2010年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实施以来,超过600名在各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海内外人才被遴选为特聘教授。入选者平均年龄37周岁,入选后多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类三大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奖项,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95%在聘期结束后仍选择留在原选聘高校,带动领军人才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为全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奠定了深厚基础。

大气环境领域青年学者盖鑫磊原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名省特聘教授,聘期结束后他选择留在该校,继续在大气环境领域开展引领性科学研究,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大气科学”和省优势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建设出力。其间,他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并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中印大气科学家协会,推动中印两国科学家在大气和环境科学领域的合作,为在校研究生提供更大的科研平台。

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开始,本科生是‘科研小白’,经过系统培养,他们也能‘啃硬骨头’。”几年间,江苏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孙宏祥以专业的科研学术指导激活本科生科研潜力,不少学生本科期间就发表数篇SCI论文。

“给予学生充分的专业学术体验和规范训练,本科生的成长就有了另一种可能。”本科阶段研究型教育的推进者、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教学总监卢德馨说。

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首要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常抓高等教育质量不动摇。”葛道凯说,我省着力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改革教育理念、内容、方法、评价和课程设置,探索完善校企协同、教科融合等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铺设路径。

“十三五”期间,江苏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扎根中国大地的时代新人。南京农业大学等51所高校成立江苏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联盟。全省高校组建14374支团队,14.91万名师生先后深入徐州、盐城、淮安等革命老区,用创新创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

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探索“医艺融合”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对口腔医师的美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努力推进医艺融合创新教育。”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严斌表示,从聘请专业教师为医学生开设雕塑、工艺锻造、绘画等艺术美学课程,到首创《口腔艺术美学理论与实践》必修课、编写医艺融合教材、建设创新课程团队,口腔医学人才的“新活力”不断释放。

铸魂育人,思政先行。在提升课程科研育人质量的同时,我省高校着力将思政教育融入育人各环节,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2017年,全省完成2000多名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全员培训。2018年,全省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着力解决思想认识、队伍建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问题。全省高校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南京大学2019年启动“熔炉工程”,创设“大教育”“大思政”机制,着力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开设以《宇宙简史》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参与“嫦娥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科学家、工程师校友化身“思政教师”返校宣讲,培养学生爱国之魂;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搭建“楷课”师生协同创新平台,个性化设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上使用手机参与互动,让思政课“活”了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之外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与实践接轨,成为我省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坚定方向。全省高校广泛开展“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工作室”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0年,省教育厅启动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首批引导15所高校、49家行业领军企业、7个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整合优质资源,合力共建15所省重点产业学院,2020年招收人工智能、光伏科技、智能制造、电子竞技、新能源等领域的本科生3825人。截至目前,首批省重点产业学院累计投入经费5.45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引导30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全省高校15.02万支团队、61.08万人次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勇夺国赛金奖总数全国第一。通过大赛培育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5000家,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科技大学生领军型“双创”企业。“希望学生们做的项目能够成长为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也希望积极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未来能够成为科技企业家。”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说,教育与行业对接、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培养符合科研需求、职业需求、市场需求的人才,应当成为高校的职责与使命。

服务区域发展,

提供高质量支持

作为学术科研项目的聚集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校聚集了大量尖端科技资源、前沿学术成果和创新要素。“十三五”期间,我省高校与地方互相融合、协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支持。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省高校累计培养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13.1万人,在省内就业创业比例超过70%;全省高校共获授权专利9.39万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55万件,分别是“十二五”的2倍和2.5倍。全省高校有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个,居全国第一,并与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5996个,参与承担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276项,占全省立项总数的45%。

协同创新计划是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项目。目前,省内4所高校的5个协同创新中心获认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总数居全国第二;10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总数居全国第一。“我省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思路,重点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关键共性问题,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创新力量间的壁垒,推动创新潜能加速释放,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洪流介绍说。

在科研学术高质量成果不断向地方输出的同时,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构建产教融合体系,打通了校企间人才流动的障碍,促进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创业。

自2011年起,南瑞集团有限公司陆续与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省内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近5年来,累计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500多名。该公司教培中心主任庄韶宇介绍说,通过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机制,配套校企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在站研究生对企业产生了强烈认同感。据统计,超过30%毕业生留在该公司继续工作。

自2008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制度以来,目前我省已建成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658家,吸引6000多名高校导师、8000多名企业导师和数万名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2019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共同出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设站条件、认定程序及各单位具体职责,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

“企业升级与高校发展同频同向,行业贡献与大学培养质量同步,研究生工作站才名副其实。”洪流表示,突出服务导向、产学研相互促进,推动高校与地方携手共进,高等教育各项成果才能更好“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十三五”期间,“部省共建”“市校共建”等高校与地方协同发展的模式在江苏铺展开来,校地合作模式走向深化:省政府与中国船舶集团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无锡市政府与东南大学举行新一轮市校合作共建,省教育厅与南通市签署协议共建南通大学、与常州市共建两所在常高校……目前,江苏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部进入部省共建行列。“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大学的助力和支撑。”葛道凯说,共建对于高校培养和聚集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产出更多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高水平成果,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