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穷帽子”迈向新天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摘掉“穷帽子”迈向新天地

南京农业大学连续多年开展精准扶贫,助力贵州省麻江县——

■本报记者 潘玉娇通讯员严瑾许天颖

“平台下单,人人贡献,倡议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传承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争做消费扶贫的代言人……”日前,南京农业大学的官微上发布了一则“战疫扶贫倡议书”,号召大家在特殊时期积极支持教育部定点扶贫单位——贵州省麻江县和深受疫情影响的湖北地区的农产品,包括蓝莓汁、锌硒米、金丝皇菊、土鸡蛋等等。消息发出后,广大师生和校友们积极响应,不到一周时间,线上线下的采购总额已达到20余万元。有网友在网上留言:“坚守美德,用爱温暖,从我做起,支持南农!”

麻江县地处贵州中部,是国务院确定的592个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自2013年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对麻江县积极开展科技和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实施的扶贫项目连续3年获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4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麻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新形势下,如何打造一个稳定、持续、长效的帮扶机制,巩固麻江脱贫成果?南农大教育人孜孜以求,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党建引领, 打开精准扶贫新路径

2019年1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记座谈会在麻江县河山村举行。南农大党委书记陈利根与当地兰山村、新场村等10余个村庄的村支书们围坐一起,讨论着扶贫工作的新进展。“我们村利用学校捐助的党费,建设了蕨菜加工厂房,希望在设备的选购上得到学校的帮助。”“我们想种植莲子,学校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对于大家提出的要求,陈利根认真记录,“学校将尽力满足村民们的需求,在开展领头人培养培训、科技指导、打造产业品牌等方面精准发力”。

陈利根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礼物——13套“移动党支部”设备。该设备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集便携投影、智能终端、移动WiFi、学习平板于一体,并被预先上传了最新的领导人讲话、政策解读、专家讲座等等,可以随机播放,便捷实用。村支书们激动不已,“有了这套设备,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组织村民学习,还可以联网外出务工的党员,及时开展组织生活”。

麻江县成功“摘帽”后,南农大随之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催生扶贫内生动力”的扶贫新思路。在此基础上,该校的10个学院直接对接麻江县10个典型村,开启“10+10”行动计划,扶贫工作由此打开新局面。

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是“10+10行动计划”的成员之一,对接的是兰山村。2019年秋学期开学后,学院领导班子就开始围绕扶贫工作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学院党委主动邀请兰山村的两委班子到江苏、安徽、江西的农村考察学习,拓展发展思路,明晰发展路径。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双方一同制定了农业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方案,并联合学校社会合作处、组织部等部门共同筹资近20万元,为兰山村的蕨菜加工项目专门设计和购置全套自动化加工设备。“预计今年8月,所有设备可以投入生产,”学院党委书记朱筱玉说,“投产后每年可加工蕨菜200吨,带来20余个就业岗位,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针对麻江县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情况,食品科技学院还先后组织10多名专家亲赴麻江,帮助开展自动化肉鸡屠宰线的论证和选址工作。“我们计划建设该县首个全自动化的肉鸡屠宰生产线,解决林下养鸡产业的瓶颈问题,同时拓展销售渠道,打通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朱筱玉说。

截至目前,南农大的10个学院已经全部赴结对村调研,共建党支部5个,培训基层干部246人次,培训村两委42人,捐赠超过10万元。与此同时,南农大专门组建了9支专家团队,帮助当地乡村建立示范基地11个,共建产业联盟2个,培训技术人员476人次。

科技帮扶,拓展农业产业发展新空间

“大田栽秧行对行,我在田坝栽花秧,感谢书记来指导,九月菊花满坝香。”这是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村民易芙蓉为南农大驻村第一书记编唱的山歌。60多岁的她,如今扛起锄头在自家门口种菊花,月收入2400多元。

易芙蓉种植的菊花来头不小,它们来自世界最大的菊花种质基因库——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南农大菊花育种团队从1944年开始从事菊花品种收集、保存等工作,共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3000多个品种,其中300多个新品种是自主培育的。2016年,42个品种的菊花种苗,从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到了云贵高原的梯田,第一批3万多棵全部存活。

    2017年4月,位于麻江县宣威镇卡乌村的药谷江村菊花产业规划园启动建设,400个菊花品种、498亩的菊园规模,土地流转了385户,其中80户是当地贫困户。每家每户不仅拿到了每亩1200元的流转补贴,还在家门口种植起了菊花。菊花园建成后,由当地政府打造的“贵州麻江品菊季”渐成气候,几年来累计吸引游客超100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亿多元。品菊季期间,柑橘、花生、小米、党参等当地农产品也都找到了不错的销路,云贵川一带的游客慕名而来,带火了当地的农家乐。

    如果金灿灿的菊花是“外来户”的话,那红彤彤的红蒜则是一直以来当地百姓引以为豪的“招牌”。但2008年的一场病害,导致红蒜种植面积从曾经的10万亩降低至3000亩,蒜头产量低、品质差,“招牌”变成了“心病”。

    2016年,南农大蔬菜专家吴震教授为当地老百姓找出了“病根”——蒜农们分散种植,一季成熟后,个头大、品相好的大蒜卖了出去;个头小、品相不好的留下来做种,长此以往,红蒜质量变差难以避免。吴震对此开出了“药方”,“分级播种,同时给蒜种提纯复壮、脱毒,搞一块示范基地,让农户们对比后自己看成效”。眼看着红蒜长势好了,但田间杂草太多,吴震又尝试着用覆盖地膜的方式来代替除草。3年多来,他和当地农业部门的技术骨干,带领着农户们一起干,黑色、白色、稻草等多种地膜都尝试过,最终发现黑膜最适合当地的环境气候。

    经过几年努力,已不招人待见的红蒜又一次擦亮了自己的“招牌”,2019年,麻江县的红蒜种植面积已经回升至5860亩,平均亩产从700多斤提高到1600多斤。2020年,红蒜的栽培技术将推广至全县的7个乡镇。

    这些年,南京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在菊花、红蒜、锌硒米等作物的培育种植上拓展了一片新空间,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到目前为止,南农大已直接服务与带动农户4997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459人,帮扶产业扩展到11个,引进展示新品种700余个,培训技能人才2000多人次,共建锌硒米、农村电商、家禽和草莓4个产

    今年1月初,南京农业大学3位校领导带队,10个学院的专家教授、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行近30人来到麻江,挂牌成立“乡村振兴研究生工作站”,将精准扶贫与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度对接。

    发挥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南京农业大学近年来开展扶贫工作的一条重要思路。目前,研究生工作站里共有11位校内研究生导师,每名导师都会带领1至2名学生加入麻江扶贫行列。此外,研究生工作站还实行“双导师制”,研究生们除了自己的校内导师外,还会配备1到2名常驻麻江本地的“校外导师”。

    “如果说校内导师更多的是科研引领的话,校外导师则负责帮助我们解决从理论到应用的落地问题。”研二学生霍冰洁告诉记者,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新品种培育”,目前,在导师的指导下,她已经培育出了30余个菊花新品种,但这些品种能否顺利在麻江落地生根,则需要校外导师、当地农艺师金德标的悉心帮助。“我打算五六月份去一趟麻江,把这些种子带过去培育。金老师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再熟悉不过,有他的帮助,一定会事半功倍。”霍冰洁说。  

    “这样能够让我们的研究生培养更接地气,”霍冰洁的校内导师、南农菊花团队王海滨副教授说,“学生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大都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反馈和解决,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操作层面。”    

    研究生忙着培育新品种,本科生则在产品包装与销售上下了大功夫。2019年6月,南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大三学生马行聪与其他几名学生合作,在社会合作处的组织下,在校园里举办了一场农特产品展销会,展销会的主角便是产自麻江的蓝莓加工产品。展销会为期一天半,所有产品全部卖完,帮助麻江蓝莓销售达11余万元。  

    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办展会之余,大学生们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仔细研究了这些蓝莓产品的配方、口感、包装和营销方式,撰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供厂家参考。“在包装方面,我们根据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对产品包装的外形、材质、图案都进行了重新设计,部分厂家已经对我们的方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行聪说。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南农大校长陈发棣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充分利用自身科教优势,把脉实际问题,助推麻江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