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 中德实验班迎来毕业“大检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届 中德实验班迎来毕业“大检验”

本报讯(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李颖)1月4日下午,结束了长达8小时的实操考试,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准毕业生”徐磊长舒了一口气,走出考场。和徐磊一起应试的还有其他28名学生,他们均来自该校2017级中德“胡格模式”教学实验班。前一天,他们还经历了2小时的理论考试。

此次考试由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同步举办,由德国艾伦职业技术学校专家出卷,经中方专家翻译,三校互换教师监考,当场评判成绩。实操考核分机械加工、电路电气、PLC 控制和平台调试4个部分,每部分考核2小时。考试共分14个小组进行,每两名学生组成一组,完成实操考核和专业答辩。

对于这种“理论+实操”的考试模式,徐磊早已熟悉:“我们每学期期末考试都是这样,由学校和德国企业共同组成考评组,考试就是一次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只不过这次是毕业考试,通过后能获得德国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据介绍,该校“胡格模式”实验班成立于2017年,学校从2017级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两个省级品牌专业的10余个班级中,选拔学生组建实验班。该班独立编班,使用定制教材,由8名专业教师和2名基础课教师任教,按德国知名职业教育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胡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构建更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

“在‘胡格模式’实验班任教,教师要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设计与实施、师生关系、教学评价5个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职教课堂教学模式。”该校教务处处长徐伟向记者介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导师,又是学生的“合伙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此次考试是对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大检验”。

来校巡考的德国专家托马斯·里施对学生的考试作品十分满意,他评价道:“这里的学生太棒了,大部分学生作品都达到了德国机械行业标准,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去德国就业。”他还希望与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中德两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