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下移,向管理要质量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重心下移,向管理要质量

近年来,尹山湖中学的教育教学绩效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主要得益于学校领导层重心下移的管理意识。

行政班子自我管理 学校提倡行政班子自觉加强自我管理,要求行政干部解放思想,迈开步伐,提高觉悟,既要做一个好教师,又要做一个好干部。每学期行政干部都能带头开设公开课,积极组织、参加学科教研活动。学校以目标责任为导向,督促行政班子养成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作风,养成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作风,养成顶真碰硬、迎难而上的作风。

年级部竞争协同管理 在校长吕敏敏的眼里,“支部建在连上”是打硬仗的基础,学校的年级部就是“支部”,是学校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核心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坚力量,年级部管理的质量优劣,从根本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尹山湖中学,年级部组员由副校长、教导处分管主任和德育处分管主任、年级组长和所在年级教学骨干组成,在教学区设有专门办公室,教导处分管主任和德育处分管主任分别具体负责管理本年级的教学、德育工作。年级部管理使得管理重心下移,管理环节简化,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同时,也拉近了行政干部和普通教师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有助于各年级组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态势,有力地推动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行政干部蹲点管理 校长室在每学年初特别重视行政干部的年级部分管与学科分管调配,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另一方面增强行政干部的责任意识,做细、做实、做优本职工作。行政蹲点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到教学一线,经常深入各年级办公室、课堂,研究与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指导备课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引领教师积极进取,树立正气、团结拼搏。行政干部还经常参与、指导相关教研组、备课组、班级的各项工作,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汇报并帮助解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明确目标狠抓落实 学校管理靶向明确,不断强化目标管理。学校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在开学初通过年级组会议明确各年级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把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备课组、班级、教师,确立责任制,同时为之制定相配套的奖励制度。为了实现目标,学校要求班级管理要有序,常规管理要抓到位,形成良好学风和班风;要求班主任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形成主动配合的氛围,合力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学生与教师、家长与教师的座谈会管理制度,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计划地帮助解决。

学校细化了达标要求,具体而言,要求做到“三要”。一是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从细备课、从活上课、从严要求。二是向班级管理要质量:做好各层次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课内,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好学;课外,教师一对一找学生谈心,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排解心理上的苦闷。三是向课后辅导要质量:学校号召更多的教师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教学策略,采取分层辅导的形式,加强对“临界生”的课后跟踪辅导。

为提升管理品质,学校要求广大教师深化反思力度。为促进高品质的反思,学校定期召开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会议,帮助解决、协调各年级在各方面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每次重大评估后,要求各年级管理组配合教务处及时开好质量分析会,对测试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学科调研组对问题班级、问题学科进行调研,对教育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多层次、有目标、重评价的立体化管理,为实现“达成长之用”夯实组织基础。

优教有法,重师资提质量

学校的人力资源是教师,学校管理层意识到,作为义务教育学校,生源是常数,而教师的素养是变数,学校只有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保障每一个学生“学有优教”。

做强青年骨干“存量” 学校始终把青年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重点工程来抓,特别关注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影响力。学校每年都开展骨干教师结对活动,让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同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通过教育教学传帮带,实现专业共同发展。学校以压担子的方式,信任青年骨干教师,大胆起用青年骨干教师任教毕业班,参与学校的重要决策工作。同时,学校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做到“三个一”,即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发表一篇论文、带好一个备课组。

做优新进教师“增量” 学校根据近两年新进青年教师较多的状况,特别注重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具体来说,一是狠抓“青蓝工程”,利用现有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资源,为上岗3年以内的教师配备了学科导师与班主任导师。二是青年教师每周任务具体化:每周一份中考卷解题、每周2节听课、每周三次辅导,周周查。三是优化校本培训。每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尹山湖中学教学“七认真”基本要求》,进行教学规范方面的专题培训,开展青年教师的同题异构活动、学科教师解题能力竞赛,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做实专业成长“储量” 学校地处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筑庐讲学之地,精心打造“澹台学堂”,承续先贤教育思想。“澹台学堂”坚持以课程改革理论为先导,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主旨,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为依据,努力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交流平台和展示舞台。学校通过开展学堂活动,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努力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澹台学堂”先期由学校各学科带头人主讲,后期让教学骨干、优秀教师代表参与进来。在“澹台学堂”,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班主任管理等内容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形成新的经验,生成新的智慧,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仅2018年,学校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业务比赛中获奖频频、成长迅速:张金芳、孙红霞两位教师在“中国教育电视优秀教学课例”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还分别被评为部级、省级优课;查春燕等5人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区级优课奖;邹德胜、李冬裕被评为吴中区学科带头人;数学教研组获得吴中区“初中数学综合题解析”团队竞赛一等奖;史仲文获吴中区初中化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吴义智获吴中区健康教育评优课一等奖……

特色鲜明,重素养有质量

精品教师的打造促进了学校的优教,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大力开发优质的校本课程,在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体艺双馨 学校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曾两次获得江苏省青少年女子乙组足球比赛第二名。近年来,学校在艺术教育与实践、体育与健康活动上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效果。学校多次在区艺术节上获绘画、摄影金奖,舞蹈银奖,多次在吴中区中小学校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获中学组集体项目一等奖、二等奖,连续多年在吴中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进入团体总分前六强。目前,学校在艺体教学与活动开展上不断推陈出新,在不断打造优秀教师队伍的同时,在校内组织合唱、舞蹈、绘画、书法、足球、田径、健美操等各种社团,定期聘请校外的专家来校指导,内外兼修,不断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海模品牌 海模教学是学校精心打造的办学品牌。学校秉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理念,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设有海模专用教学室、活动室、展示廊、科普廊,定期举办科技周、科技节。2018年学校海模队成绩突出,在苏州市中小学航海模型比赛中获中学C组综合团体第一名;在苏州市“我爱祖国海疆”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中获中学组综合团体第一名;学校4名教师获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优秀辅导员奖。

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品牌。学校以“澹台学堂”为平台,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理念融入每个孩子的意识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人文素养,培育健康人格,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合作办学 与高校合作办学是学校办学的一个新创举。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品牌,加快学校内涵发展,2015年起,学校与苏州大学签订了联合办学规划,依托高校优势,利用高校资源,成立专家团队,培养师资,优化课程,促进科研。

国际交流 国际教育交流是学校办学的一个新探索。为了开拓国际视野,拓宽办学思路,成就学生梦想,2015年开始,学校引进外籍教师,让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纯正的英语教育。

点亮课程,重自主保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与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学校的《指向自主发展核心素养的“点亮课程”实践研究》是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高度关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抓住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关键点,通过“课程建构”方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初中校本课程整体发展的路径设计、理论探讨和实践实施。

“点亮”理念 学校科研团队意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成长,在于“点亮”。学生需要“点亮”,教师需要“点亮”,课堂需要“点亮”,教学需要“点亮”,文化需要“点亮”。何为“点亮”?学校认为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闪光点,就是“点亮”;尊重教师的创造,发挥教师的智慧,让每个教师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就是“点亮”;让每一节课都有特点、有创意、有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诞生想法的地方,就是“点亮”;让校园里处处充满师生的创造,让校园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就是“点亮”。“点”就是点燃、点拨、点化。“点”是唤醒生命内在的精神力量,它的终极目标是“亮”。“亮”是精神、是文化、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点亮”实践 课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课程不是一两个点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串点的增值经营。学校聚焦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六点特质,概括为“自主六质”,即自信、自立、自强、自觉、自律、自省。“点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在道德、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素养。学校以“点亮”为主线系统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课程体系,从理论与实践、单一与多元、学习与生活、教师与学生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不断实现从外部到内在、由粗放到精细、由同质到异质、由模仿到创新的跨越,避免了当前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和治标不治本的表面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夯实基础。

因为课题与课堂、课程与学生的成功对接,近年来学校教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进行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教师频频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文章,其中多位教师的文章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校连续多年获区教育局综合考核优胜奖、四星率增长优胜奖,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市教育现代化初中、市德育先进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苏州大学附属尹山湖中学是一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中学,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着诸多挑战。在挑战中,学校肩负使命,义不容辞地接受了大量新苏州人的孩子就读。近年来,配合政府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接纳的积分入学学生逐年增加。生源的复杂意味着教育文化必须多元,文化的多元,意味着评价的多元。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在多方面发展好每一个学生,让区域内的所有家庭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从真正意义上“明教育之本,达成长之用”,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吐故纳新,努力用“奋进之笔”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