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筑梦,“常信”绽芳华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携手筑梦,“常信”绽芳华

——“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平台”建设侧记

■杨红燕 黄丽娟

“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名言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在以高技术化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无论什么行业,都必须贴近市场,以客户需求来制定战略、配置资源。在职业教育领域,也需要倾听市场的“炮声”,早作筹划,应时而变。

1月30日,来自国内外的一群“听得见炮声的人”齐聚常州,参加“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磋商会”,共同研究如何集政府、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之合力,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符合智能制造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新时代挑战新课题

“南非在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上有着迫切愿望,但大量缺乏能够满足现代制造业产业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尤其是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纳米技术、自动化等方面。”此次前来参会的南非教育部培训署署长瑞蒙德·安德鲁·帕塔尔表示。南非是一个“青年占失业人数一半以上”的国家,然而,此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南非教师和本科层次学生进行“课程+实训”融通培养所取得的良好成效,令这位承担着教育培训重任的官员看到了前景和希望。

华为、科大讯飞、中天科技、博众精工、亨通集团……对于强烈渴望“走出去”的国内优秀企业而言,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博众、亨通等企业以及南非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非博众学院”的尝试,让企业人看到了一种快速出航、共享共赢的新颖模式——参与教育产业输出、产教融合共建,这不仅能让企业获取国内外政府的认同与扶持,还能有效提高海外员工本地化程度,同时有助于员工的持续培训。

如何在新时代把握历史发展机遇,让中国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重大国家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制定者到执行者,对这个重大课题都极为关注。正如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在大会上所言:“中国和南非都是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面临着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无论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是南非推进《2063年议程》,都对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在中国南非建交20周年之际,来自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科研机构、高职院校的专家和企业精英汇聚一堂,切磋交流,凝聚共识,携手共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平台”,不仅延伸了两国友好合作的“彩虹之桥”,对双方人文交流也作出了积极推动。

“江苏声音”领风气之先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篇章中,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崇学重教的江苏,总是领风气之先。

1983年,由教育部牵头,南京市教育局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建设了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并举办三年制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学历教育,由此拉开了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序幕,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奠定了基础;10年后的1993年,依然在江苏,金陵职业大学与澳大利亚高校的合作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领域首例跨国分段式合作办学的个案。

“江苏是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最多的省份,合作项目评估成绩也是最好的。”在“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磋商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成斌介绍说,在职业教育领域,我省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九连冠”、信息化教学大赛“七连冠”。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仅仅是“引进来”的“单声道”,那么,经过40年的积累,江苏具备了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声道”发声的能力。

王成斌说:“江苏依据‘一带一路’交会点的独特区位,突出开放经济、文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致力打造能够辐射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的重要开放门户及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区。”

据悉,我省在民心相通上下足了功夫,制定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专题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留学江苏”计划,在逐年加大“茉莉花奖学金”的基础上,增设了“茉莉花‘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赴沿线国家举办大学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支持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大学合作联盟。

积极“走出去”的不仅仅是教育。“目前江苏投资南非的项目已经有40个。”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教育培训处处长石晓鹏说,为支持江苏企业与高职院校紧密联合,我省深入拓展对外合作项目,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富裕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

“走出去”是手段,贡献中国智慧、惠及共同发展、促进人类发展才是真正目标,“江苏声音”已然率先发出,未来如何唱得更响亮,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常信故事”才刚刚开始

10只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右手轻轻按在屏幕上,随着光影炫动,一个由政府、企业、研究所共同打造,以培养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大型智能工厂正式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落户并启动。

据了解,该智能工厂集实训、研发、科研、生产等功能于一体,计划投资2亿多元,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全部完工。它不仅可以服务于教学以及各类智能制造企业,也将成为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平台中一个共享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平台。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杜柯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外,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2月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要求,与1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了广泛、多层次的合作。目前,已建有1个海外教育机构,开设了2个中外合作专业,引进了32项境外教学资源,每年选派120多名师生赴境外学习研修,在校留学生规模达259人。”大会上,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中向中外来宾介绍道。

作为一家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同时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当然,这还不是“常信故事”的全部。

“多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学校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携手中天科技、博众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与南非工业和制造业培训署、南非中国文化和教育交流中心进行开创性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周勇看来,对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这个未来主题,“常信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