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场合一:为中职生全面发展奠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双场合一:为中职生全面发展奠基

■姜汉荣

系统提炼: 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为了创设良好的职场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少中等职校都千方百计地仿真企业,将企业的生产场景引入学校。不少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校硬件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这无疑是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果。但仔细研究,项目组发现,虽然不少中等职校实训基地都是参照企业模式建设的,但很少有中等职校在实训基地管理和使用上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真正接轨,特别是像企业一样运行,让中职学生平时学习真正置身于企业生产之中。一些中等职校的环境营造只是注重了学场对职场的简单复制,学校和企业外表上相像,特别是实训场所环境较为相似,但内涵相差较大。实训基地的功能仅仅还是满足中职学生的技能实训,其他功能被闲置,如对外服务、生产产品等功能还未开发。可以说,目前实训基地的功能开发不仅使投入与效用严重失调,还不能满足中职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

中职“双场合一”教学提出从职场中系统提炼职场要素,融入学场中。一方面,融入学场的职场要素要系统。所谓系统是指提炼的职场要素至少包括仿真的工作场景、典型的生产产品、完整的工作流程、真实的质量监控等四个方面。另一方面,强调对应,即把职场要素转化为学习要素并使之形成相对应的职场要素。学生在仿真的工作场景中,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在生产质量监控下,生产企业产品,在系统的职业要素中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些“源于职场又高于职场”的职场要素使中职学生在学场学习时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浓厚的职场氛围,从而激发职业潜能,提高专业学习积极性;增加职业体验,培养职业情感,提升职业素养。

多维整合:

全方位实现“双场”融合

整合就是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要使学场与职场实现有机融合,就必须对职业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多维度的整合。中职“双场合一”教学通过五大整合,实现了“双场”有机融合。

目标整合。中职“双场合一”教学中明确了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将终身学习与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项目组基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将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目标分解到传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中,既保留了大家普遍认可的三大目标,又拓展了目标的内涵,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课程整合。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项目组形成对接职业标准、以企业典型产品为主要载体的专业课程整合策略。项目组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质量标准要求、职业素养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企业产品生产,整合学习内容,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习模块与产品零件对接、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对接。主要路径是:调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开发思路,开发校本课程。项目组以机电专业数控加工方向为例,围绕南通通力油泵有限公司TZ15型油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根据油泵主要零部件,设置轴、齿轮、泵盖、泵体和装配等五大模块,围绕其加工生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数控铣工职业标准》和《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操作》等学科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整合,重构了基于油泵生产的课程体系,拓展了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思路。校企共同开发了《基于“双场合一”教学的油泵课程》,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

师资整合。在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常会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师资。学校内的专任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企业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双场合一”教学改革中,教学过程就是生产过程,企业师傅参与生产的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因此教学任务是由企业师傅和学校专任专业教师共同承担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对师资进行了整合,明确了各自的任务。企业师傅依托主要产品生产负责专项实训指导,通过监控产品生产质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学校教师主要负责课程教学,协助指导学生生产合格产品,改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中职“双场合一”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是货真价实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一方面,任课教师必须对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对典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也要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如此,胜任中等职业教育“双场合一”教学的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相当于一个企业车间主任的角色。只有具备企业车间主任的能力,才能面对和处理教学与生产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企业师傅则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巧,同时还要具备信息化教育技能。一方面,能熟练地制作质量上乘的微课和SPOC;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中职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师资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两类师傅的作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评价整合。随着中职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评价成了影响改革的关键要素。项目组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标进行了评价方式的整合。一方面细化基于“双场合一”教学评价的操作要义。具体来说,项目组将评价分为“三阶段”和“三层次”。“三阶段”即课堂前、课堂中和课堂后;“三层次”是指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对初次评价后调整表现的评价和最终的总体评价。在具体的评价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通过档案袋课堂评价进行“双场合一”教学评价。档案袋课堂评价是指制作档案袋,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与进步信息进行搜集、记录和总结。它可以通过多元的评价主体,以多样的评价形式(如评语、作业、叙事记录、作品展示及评点),将多维的评价内容和材料归于档案袋中,从而形成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综合性评价。为了规范课堂评价,在档案袋中,课堂评价记录与总结应包括三个层次:初次评价——根据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对师生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教学中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教学后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师生整体表现进行评价;第二次评价——对师生在初次评价后的调整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反省能力的评价和学生学习上升空间的评价(即对明确学习存在问题后及时改正的评价)。第三次评价——综合前两次评价进行总体评价,将经验与教训进行提炼,并为后续学习提供依据。评价的重新整合实现了评价的全覆盖(覆盖全部教学目标)、全天候(评价教学全过程)、全口径(评价主体多元)。

资源整合。充足的资源支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这在中职“双场合一”教学中尤为重要。项目组在改革的实践过程中特别加强了教学资源的整合。项目组将原有的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生产的技术资源进行了整合,开发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平台,不仅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丰富了内容,实现了校企资源的融合。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支持,项目组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学生工作页和学习知识包两种类型。学生工作页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开发的,指导学生完成生产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学习生产方案,其实质是教师以此指导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生成职业技能,它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学与教的沟通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构知识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是目前中职“双场合一”教学改革最为重要的线下教学资源。由于学生基础不同,为提高指导效果,一般学生工作页分为三种,即引导性工作页、结构性工作页和开放性工作页。不同的工作页在“导读、导听、导思、导做”上有所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自行选择工作页,以确保所有的学生均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学习包是指教师的教案、教学PPT和微课等资源,其中微课是指按照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要求以及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成网上课程,它是在“双场合一”教学实施中实现课堂翻转的前提和基础。

有效迁移:

全力促进学习真正发生

要推动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最大的难点在哪儿?那就是中职学生学习力的不足。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其终身发展呢?在学场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学习品质,促进学习真正地发生至关重要。中职“双场合一”教学充分关注了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改革有所不同的是,在中职 “双场合一”教学中,项目组更加强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关注学场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心理素质等学习品质对职场的影响和迁移,要求将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这些品质转化成学生的内在能力、内在习惯,进而迁移到职场。这种影响和迁移将促进学生走上职场后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在“双场合一”教学中,项目组主要是通过与一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真实企业产品的生产,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在解决与生产相关的实际问题中,实现学习品质的内化,迁移至职场,这一过程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适应职场环境、适应企业要求的过程是同步的。

在学习方式上,形成面向学生发展、以多种形式激趣引导助学的学习状态优化策略。项目组用企业产品生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用分层教学理念开发引导性、结构性和开放性等三种工作页,对不同学生确立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乐;以建构学习资源平台引导学生学习,用学法指导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构建了包括“学一学、理一理、定一定、做一做、想一想、评一评”六环节的教学过程新流程。这一流程强调了以“生产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突出了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评;强调了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突出了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系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中职机电专业“双场合一”教学改革项目牵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