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适合的教育”扎根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适合的教育”扎根成长

■沭阳县教育局局长 丁银川

沭阳县户籍人口197万,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教育大县。近年来,全县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教育发展呈现均衡、特色、优质的良好态势,“适合的教育”在沭阳扎根成长。

一、优化教育资源,为“适合的教育”夯实基础

适合的教育,要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基本需求。我县统筹谋划,加大投入,全力提供覆盖城乡的丰富教育资源。

一是科学化谋布局。我们将教育布局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综合区划调整、人口增长等因素,优化学校布点,加快学校建设。近3年先后投入近4亿元建成5所城区小学,投入1.02亿元对全县97所村小学和教学点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今年规划新建2所初中、5所小学,将分别于2018年、2019年暑期后投入使用,切实保障快速增长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标准化促均衡。制定出台沭阳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若干意见》等,积极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的监测评估。先后投入5.5亿元,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食宿条件改善、运动场标准化建设和教育技术装备购置等。

三是信息化助转型。2016年投入8700多万元实施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全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组织上传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建好数字化资源库。同时,开展网络集体备课、优质视频课评选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让城乡孩子共享网络优质资源。

二、提高教育质量,为“适合的教育”增强内涵

适合的教育,一定是能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教育。我县一直将办有质量的教育作为目标,努力实现“学有优教”。

一是围绕教学抓课改。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体艺“2+1”项目,努力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深化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体验性教学、实验性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积极申报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开展全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对优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提升职业教育品质,依托地方优势产业,动态调整专业,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二是聚焦文化创特色。大力推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帮助各学校选准项目、建好载体,开展实践活动。连续两年组织全县中小学特色建设观摩,围绕“特色·文化”主题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以沭阳如东中学“担当精神”、怀文中学“楹联文化”、南湖小学“墨雅校园”等为代表,打造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

三是建好队伍强师资。健全师德考评机制,提高中小学党建水平,开展“正师德、树师魂”主题教育。落实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新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350人以上。推行教师交流机制,按照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15%的比例,进行片区、校际流动。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构筑“底面实、中段强、顶部精”的教育人才金字塔,近3年新培养省特级教师15名。

三、加强教育服务,为“适合的教育”增添温度

适合的教育,要能给学生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我县找准关键补短板、优化服务惠民生,不断释放教育“红利”。

一是提高校园安全水平。积极创建安全文化示范学校,推进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安防工程建设,2016年投入1347万元建成教育局视频监控平台,为学校安装3300台高清摄像机等设备。

二是提高教育行风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关注民生诉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施教区制度,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专项治理行动。

三是提高教育扶贫水平。对全县低收入家庭在读学生,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5000元资助。2016年度已发放资助金8378万元,惠及4.05万学生。健全完善教育扶贫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符合条件学生及时得到精准资助,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