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妨来“写课”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教师不妨来“写课”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宪宇

我们关于课的研究有很多,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写课”。

“写课”,不等于评课,也不是一般的课堂反思。这种研究样式起步不高,研究的学理性也不太强,一般教师都能入手入门。尽管和一些课堂教学研究不同,但“写课”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况且,“写课”的趣味性、过程性以及略带文学性的表达,使得写课别具特色、独具魅力。

一般来说,“写课”就是写教学过程,也可写过程的某个细节;可写教学内容,也可写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可以写学生,也可以写教师;可以写事,也可以写物……总之,可写的内容无所不包。

如果说,行政性总结课堂教学,不能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如果说,学术性研究课堂教学,让教师感到畏惧和拒绝,那么“写课”对于教师来说,轻松感性,随机随意,教师必定喜闻乐见。而在这样意趣的表达中,却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反思课堂、回味教学,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好,体验也会更加深切。

“写课”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案例和故事,教学案例和故事,强调的是实验性和功能性,总是要让人从其中提炼出一定的教学理念或教学结论。有时,教学案例或故事就虚拟化了,甚至虚假性了。主题先行,主观至上,为了达到某种观点的验证,不惜改变其起码的真实性。而“写课”不同,不需要明确的目的,不需要太现实性的解答。就是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写出感受,写出情趣。没有深奥的教学理论没关系,只要有感受就行。魏巍的老师蔡芸芝,那教鞭轻轻地落下,多么温暖;韩麦尔老师那哽咽的语调,多么震撼……这些细节,留在记忆里,融化在心灵里,根本不需要强调,也不需要辨析,入情入理入心。

每个教师都有那惊鸿一瞥,都有雪泥鸿爪,都有蓦然回首,都有永志不忘。虽然没有汪曾祺写闻一多老师的滋润、没有鲁迅写藤野先生的入木,但蜻蜓点水也有韵味,踏雪无痕也有掠影。教师的教学,需要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情趣和感动;需要苦思冥想、更上层楼,也需要甘之如饴,满意当下。讲一个别有洞天的故事与列几条生硬的道理,究竟哪一个更利于成长,还真的很难断言。

当然,“写课”也不是恣意妄为,不是离谱跑调。如果可能,也要微言大义,也要鞭辟入里。只是说,“写课”是在更多严肃严谨的课堂教学研究之中,透出些文学气息,流露点创作的样态,在系统体系的教研活动中,来点灵光闪现,来点旁逸斜出。“写课”,除了写教学,也写生活,藤野先生的语调、穿戴,闻一多先生的生动、激情,把教学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更能体现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展现教学个性的特点。

没有人规定“写课”一定要写什么,我以为这将是一个比较活跃和自我回眸的天地,也不需要过分限制其边界与内涵。假如我们找一百个教师,写一百篇课堂感受,也许我们就知道什么是“写课”、 “写课”的价值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