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人格”模式育英才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用“全人格”模式育英才

2013年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良性循环的教学生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

■本报记者 李大林 通讯员 孙晓瑨

“被分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我心里是抵触的,为了转专业我还称自己有‘大型机械恐惧症’。但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我彻底被这个专业迷住了。一个女生,竟然爱上了机床,爱上锉削工件。”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毕业生、已在当地一家国企就职的葛冬青告诉记者。

与葛冬青一样,“爱上机床”的还有该校第一届“全人格”教育实验班的36名学生。他们不仅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还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世特科汽车工程产品(常州)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洪波告诉记者:“‘全人格’实验班的学生很有悟性,工作很努力,今年我们公司就录用了10名。”

理论实践一体化

2013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引入德国职教专家开创的“胡格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重构项目化学习内容、变革课堂学习模式、开展立体化学习评价,形成了一套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院校“全人格”教育模式。

“正常情况下,大脑能记住我们所读内容的10%,但是却能记住我们所做过事情的90%。”“全人格”实验班教师团队主任张江华说。依据这一规律,实验班对德国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掌握技能。

为此,学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分为3个循序渐进的项目:第1年学习使用德国“手动冲压机”,该项目涵盖所有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后两年学习中德共同开发的“移动搬运机器人制造”和“小型机器设计与制造创新”。整体意识贯穿项目载体、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全过程,学生手脑并用。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须自主、有计划地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同时学会倾听、沟通、协作。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曹根基看来,构建更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让学生具备在团队合作基础上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全人格”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学生的能力不仅是教师教出来的,更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训练出来的。”曹根基说。

教学模式独具特色

“整天拿着车床工具练锯削、锉削,磕磕绊绊锯了一星期,才把一块巴掌大、一指厚的钢材锯成30多个约2毫米宽的小长条。”葛冬青对曾经的磨练记忆犹新。刚开始学习时,大家都直呼“崩溃”。很快,这一切就发生了改变,“每周3天实训课、2天理论学习课,没有人逃课或玩手机,有时周末也要到车间加工零件”。

以项目为载体的实验班,将理论学习教室与实训场所作毗邻式设计,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也仅一墙之隔。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融入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既动脑,又动手。

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教师的改变。实验班里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备课、研讨、执教,合作完成每一学年的教学项目。课堂上,教师更像是学生的“首席伙伴”,在设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自由决定学材的形式,不仅教知识,更教方法。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亲手完成作品,成果可见,大家都爱上了自己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验班班主任尚德强欣慰地说。

教学生态良性循环

在实验班机械制图教师靳敏看来,身处“体验为王”的时代,课堂要让学生沉浸在“体验”中。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靳敏探索“暗室触摸”3D画图法,颇受学生欢迎。让学生通过触摸描述“魔法盒”内的物品,其他学生根据描述尽可能准确地画出3D图形。结果,学生们画的大相径庭。靳敏借此引出“机械制图”的必要性,轻松融洽的课堂气氛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量身定制的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教与学的密切互动,实验班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态。教师团队愈战愈勇,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更富创造性,学生也更自主自信。“与普通班学生相比,‘全人格’实验班的学生体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一个流水线技工和机械工程师的差别,往往就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洪波说出了用人单位的心声。

“3年多的实践证明,‘全人格’教育模式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曹根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对这一模式予以完善,比如,如何将企业、社会要求的人格培养目标转化成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对课程设计进一步优化,开发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项目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