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要求,倾情服务“三农”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牢记总书记要求,倾情服务“三农”

■吉文林

一、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三农”工作新要求,牢记农业高职院校的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明确了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战略定位,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巩固和发展农业稳定、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好形势。要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我们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习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要适应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变化,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真正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农业高等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三农”思想,充分体现农业职业教育的高等性,要坚持以农业专业建设为核心,突出培养农业应用技术类创新团队。要设置适应农业新产业、新技术急需的新专业,促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衔接相贯通,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二、切实把好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构建全方位服务“三农”的办学体系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校10个二级院系都是围绕农牧业设置,在校生学农的比例超过73%,受到汪洋副总理的高度赞扬。

我院按照现代农牧业技术技能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双元一体化”、产教创“三位一体”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围绕地方农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校地合作新机制。

我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机遇, 全力打造全国农业高职品牌。近年来,我院先后获得了“全国毕业生就业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等荣誉称号。学院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9位、江苏第2位。在今年初武汉大学发布的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名中,我院排名为全国第35位、江苏第4位。在2015、2016年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前三甲。

三、着力培养“三农”创新创业人才,倾情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多年来,我院立足高职特质、学院特色、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呈现出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形成“党政统一领导、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统筹协调、二级院系具体实施、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网格体系。同时,修订了科技创新方面的7个管理文件,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

二是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学院先后投入8.3亿元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分别建成了1560亩的现代畜牧科技园、1320亩的中药科技园、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等,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较大的平台。

三是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多年来,学院在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了认知、探索、实战“三阶递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试行了分层分类教学,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了农牧业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工程。

四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院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要求,选聘了两百名农牧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组建了培训师资库,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0名左右。

倾情服务“三农”,需要我们农业高职院继续深入领会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江苏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作者系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