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章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无标题文章

群贤云集同叙桑梓情 汇智聚力共筑教育梦 ——江苏发展大会教育现代化论坛综述 ■本报记者 李旭 吕玉婷 5月20日下午,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分论坛之一——江苏教育现代化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100多位从江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教育界专家学者从五湖四海归来,齐聚一堂畅叙故土情怀,围绕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机遇与挑战,群策群力共商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大计。省政府副省长张敬华、省政协副主席麻建国出席论坛,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主持论坛。 畅叙乡情 述说最动人的“520” 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乡情乡愁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感,在本次江苏教育现代化论坛上,嘉宾们的演讲充满了对江苏的浓浓故土情。在江苏生活多年的他们,既感慨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为家乡崇文重教的深厚文化底蕴而倍感自豪。 “我出生在苏北,成长在南京,又在南京和苏州工作过。江苏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感情的地方,所以这次大会我一定要来。”在致辞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裁兼理事会主席章新胜将对故土的牵挂娓娓道来。于他而言,家是一种归属,“感恩”二字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记者了解到,为了参加本届江苏发展大会,章新胜专门请假缺席5月18日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法大会。致辞结束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赶赴机场,前往巴西利亚参加下半段的议程。 章新胜先后就读于南京市力学小学、琅琊路小学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我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兴趣和好奇心,老师鼓励我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对好奇心的追求让我学会学习”。他说,在江苏浓郁的学习氛围中,他从小就获得了学习的热情。 无论身在何方,最念的是故乡。“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富饶土地,我们都始终感恩于心。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感触越发深刻。”在5月20日上午举行的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论坛嘉宾、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动情地说,每当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都会使他深陷对故乡的思念。而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他的心中既有怀念和不舍,更有感动与祝福。 谈起在江苏接受基础教育的经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认为,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在家乡接受的良好教育,如果没有这样的教育,也许自己的人生轨迹就要改写。在他看来,江苏不仅人才辈出,还向全世界输出各方面的人才,他们都是江苏的使者。 共话发展 探寻教育现代化新思路 “当前,江苏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省委书记李强在江苏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人才的发展需要教育的支撑,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在过去的20多年里,江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支撑着江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未来江苏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推进。 葛道凯在论坛上透露,2016年,江苏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54万,其中,约10万人选择出国或在国内继续升学,约10万人到其他省、市就业,约34万人在江苏本地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70%左右,同时约有10万其他省、市高校毕业生到江苏就业。44万高校新毕业生在苏就业,使江苏成为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净流入省”。 江苏教育现代化下一步应向何处前进?论坛嘉宾从各自的视角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阐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在演讲中提出,希望江苏教育继续注重内涵建设,拓展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义务教育要坚持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要兼顾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职业教育要适应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需要,高等教育要优化体系结构提高整体水平。 “教育现代化有三个重要的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二是制度层面,三是观念和人的层面。”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建议,推进教育现代化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即激发活力、面向未来和塑造品牌,他还特别指出,“优秀往往是卓越的最大敌人。基础越好,变革的动力往往越不够”。 朱永新认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可以推进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也可以引领观念和人的现代化,它的核心是怎样创造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格局,“从总体上来说,江苏学校自主办学的状态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状态,可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聚力献智 把脉“双一流”建设 在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参加论坛的国内外大学“掌门人”纷纷聚焦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之道。 “一流大学的目标,是改良‘土壤’,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许智宏在对话交流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打了个比方,每个学生就是一粒“种子”,这些“种子”有的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些只是灌木、花卉等普通植物,还有的甚至是路边默默无闻的小草,“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让这些‘种子’在大学的花园里茁壮成长,在将来进入社会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样的大学就是成功的。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要争创‘一流’,但每一所大学都可以把自己做到最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是看实力,二是看潜力。“实力”指标包括大师、优秀毕业生、有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和成果,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对国家有贡献;“潜力”则体现在人才培养机制、教学方式和培养理念上。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典型高校之一。该校创建于1958年,短短几十年就跻身世界名校之列。在该校副校长余艾冰看来,“高等教育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国际化。这并不是要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我们更要把国内的东西推到国外”。他指出,对于创建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而言,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管理、科研管理和教育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精彩的智慧碰撞为与会者带来诸多收获和启示。“江苏发展大会实际上是跳出江苏看江苏,这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个窗口,作为高校的主要领导者,我们应首先带头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淮海工学院党委书记赵炳起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展望未来 描绘江苏教育锦绣蓝图 论坛上,参会嘉宾纷纷紧扣江苏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双一流”建设等建言献策,为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共同描绘江苏教育的锦绣蓝图。 “当前,公共财政难以完全担负日渐庞大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非义务教育、选择性教育中,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钟秉林说道,江苏省民办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希望抓住《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颁布和3个配套文件出台的机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教育成本部分由私人分担的情况下,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贷款。二是在政策上区分扶持,在不挫伤民间办学积极性的前提下,对投资性办学和非营利性办学进行分类规范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在演讲中指出,江苏要主动承担探索高教强省实现路径的时代使命,聚焦高教强省建设关键点,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以绩效为杠杆,形成江苏高教发展新格局。 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先行地区,江苏更具创新意义的颠覆性变革也被寄予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未来,传统学校可能被‘学习中心’所取代,学生不会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也不像今天这样按时进入学校,去标准化、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方向。”朱永新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人本身走向‘人器混合’,过去需要记忆的东西将不需要记忆,人更需要通过创造性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我想,江苏完全可以率先做出这样的探索,发展更灵活、更多样、更主动、更个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