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盟”深度合作:创新法学人才培养路径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校地盟”深度合作:创新法学人才培养路径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推进协同育人工作侧记

■本报见习记者 许妍 通讯员 包海霞

法律专业人才如何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如何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通过构建“校地盟”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满足地方发展需求的优秀法律人才。近日,记者走进该院,探索“校地盟”育人模式的究竟。

“联姻”民盟,扩补优势资源

“史良,1900年出生于常州,是中国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生前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以‘史良’冠名学院,既是对我校办好地方性、综合型大学的诠释,也是对‘校地盟’三方合作的探索。”常州大学副校长芮国强介绍说,在民盟中央和民盟江苏省委的关心支持下,2014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曹义孙正式受聘于常州大学,任史良法学院院长。至此,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创全国首例,正式开启“校地盟”协同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探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学院成立不久,民盟常州市委副主委黄勇牵线搭桥,邀请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林江做客“史良法学大讲堂”,为史良法学院师生作报告。自此,民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邀请法学“明星专家”做客“大讲堂”成为惯例,一批又一批学生从中受益。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下午,常州市民盟光明志愿者协会与史良法学院洽谈协作事宜,民盟中央法制委副主任、法学院教授梁文永告诉记者,下一步,协会将安排民盟法律专业人士来学院开展案例讲座、法律沙龙、模拟法庭、视频录制等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观摩庭审、参加实习或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与民盟‘联姻’,促进了法学院的飞速发展,这既是常州大学综合型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地方发展对常大提出的要求。”芮国强说。

“牵手”地方,拓展共育模式

2016年10月23日,一场特殊的辩论赛在史良法学院上演,该院学生代表队与常州律师协会代表队进行庭审辩论赛,最终,史良法学院代表队以1比4告负。“虽败犹荣!”法学院教师骆福林说,学生能在“久经沙场”的律师面前获胜1局,已经出人意料了。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院和地方单位的共同培养。”王飞是常州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2013年毕业于常州大学,一直以来都难忘母校的恩惠。“学生时代,我们常在学院的安排下到律师事务所学习,从法律文书撰写、立案庭审、整理卷宗,到参与法律援助,律所会手把手地教,让我们学以致用。如今,我们律所也接收来自史良法学院的实习生,这些学生上手快、适应能力强,大部分都能留下来。此外,律所每年会有2至3名律师被聘为学院的‘校外实践导师’。”

据介绍,目前,史良法学院已与近20家律师事务所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此同时,常州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也主动与学院开展长期合作。近3年,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年终就业率接近100%;每年约20%的毕业生考入重点法学院校深造。

强化“造血”,提升育人品质

2016年5月,在史良法学院的推动下,该院“法律诊所”正式面向全校教师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这是“法律诊所”在向全校学生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之后,公益服务范围的再次拓展。在骆福林看来,从学业生涯规划到法律公益服务,法学院学生才是学校开展此类实践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长期以来,该院以《法律人才培养方案》统筹法律职业伦理培养、课程设置、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增设《律师实务》等多门职业能力培养的实务课程;丰富实践内容,在三大诉讼法和仲裁法课程中,各举办多场模拟审判;与常州市政法委共建地方案例库,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地方鲜活案例;以模拟法庭、常州市律师学院等校内共建基地为依托,开展庭审辩论、司法文书写作等贴近实务需求的专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通过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举措强化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外,该校还以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为平台,带领学生办理真实案件。如通过“12·4”宪法日宣传活动、“4·26”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等,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法学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史良法学院‘校地盟’协同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探索与创新对此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芮国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