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为青年才俊搭舞台拓空间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常州大学:为青年才俊搭舞台拓空间

■本报记者 陈宇豪 通讯员 包海霞

在青年教师彭伟眼中,常州大学就像个家。2013年,这个毕业于中山大学的“85后”博士,带着班上几名新生开始“海归创业成长机制”项目研究。经过两年半的准备、对150多家海归企业的走访,2015年11月,他带领的学生团队不负众望,为常大第一次捧回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科类一等奖。彭伟说,从项目申报到拿奖,学校都安排专人全程指导,并请校内专家为项目把脉、提建议,为准备比赛还特地找了礼仪公司。“学校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在这里做事很安心。”

在常大,每年都有约60名像彭伟这样的青年才俊来到这里“安家”。“青年教师是学校人才队伍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事关学校未来的发展。”常州大学党委书记浦玉忠告诉记者,多年来,该校一直坚持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盼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80后”博士后梁鑫2016年刚获聘江苏省特聘教授,此前,他已获得了省“双创博士”及“六大人才高峰”第12批高层次人才资助。2014年12月,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的他一入职常州大学,就被直接聘为教授。学校给高端人才提供的良好科研平台,让他“动力澎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创建了“能源与结构应用材料”学术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2篇学术研究论文,还主持了常州大学科学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对于高校来说,能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学研究才有生命力。”浦玉忠说。2014年,常州大学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在全国名列第21位,在江苏省位列第三。同年,该校成功申报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立项率达84.6%,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间的竞争。”常州大学校长陈群说,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早在2014年,常大就打破“职称”壁垒,探索和建立起了“低职高聘”制度:具有讲师、副教授职称的青年教师,只要在同一聘期内业绩成果优于指标内任何一名同期竞聘成功的教授,都可以“低职高聘”而不受岗位指标限制。也就是说,任何讲师职称的青年教师都有机会获得和教授一样的福利待遇,这有效激发了青年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潜力。

据常州大学人事处处长管春英介绍,考虑到新教师进校后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的展现也需要时间,学校将3年作为一个考核周期,“这样就使得青年教师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里,逐步融入学校相关的学术团队,3年的持续激励能让青年教师们养成不甘落后的拼搏惯性。”

除此之外,常大每年还选派青年博士到地方担任“科技镇长”,到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他们的专利技术走出图书馆。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该校打破了原有师资队伍的发展模式,盘活了师资队伍存量,为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几年,常大保持每年输入约60名青年教师,其占比超过全体教师的40%,其中35%从国外特聘,有20多名已成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使常大的青年教师队伍正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