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五年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江苏苏州举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二〇二五年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江苏苏州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苏言)2025年11月1日至2日,以“让儿童成为太阳”为主题的2025年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苏州大学主办、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承办、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和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协办。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苏州大学校长张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陈东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教授乔丹·奈杜、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秘书长郭小月等出席开幕式。来自2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44位代表以及全国各地200余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围绕学前教育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杨树兵在讲话中强调了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基石的重要性,他说“新幼教”之“新”,关键在于回归教育本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并表示江苏省教育厅将继续支持新教育实验的各类有益探索,努力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张桥代表苏州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新教育实验源自苏州大学,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核心理念与本次会议主题高度契合,期待通过本次会议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探索让每个孩子焕发内在光芒的实践路径。

许新海在致辞中系统阐述了“新幼教”的理念内涵。他指出,“让儿童成为太阳”体现了教育生活中儿童主体性的根本回归。“新幼教”应面向未来、扎根中国大地,以儿童为中心,帮助幼儿“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呼吁全球教育同仁携手努力,共同为创造更美好的教育未来而奋斗。

乔丹·奈杜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发言。他强调了教育在促进国际理解与和平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新教育实验发起的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以此为契机构建更加包容、关爱的世界。

会议的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卢志文、陈东强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勇、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学前部主任郑婉妮、美国心理学家劳拉·E·伯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晶波、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幼儿园园长邵敏、俄罗斯南方联邦大学心理学与教育学院教授丘米其娃·莱伊萨·米哈伊洛夫娜等围绕会议主题,先后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广泛、层次清晰,从多角度呈现了国内外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

最后,许新海对会议进行总结。他呼吁教育工作者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新教育实验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实践探索,真正实现“让儿童成为太阳”的美好愿景。

会议还举办了分论坛,分别围绕“环绕童趣,共创空间”“区域实践,共育童心”“AI赋能,育见未来”三个主题展开研讨,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分享课程设计、区域实践与科技融合等方面的创新经验,展现全球幼教改革的多元路径与发展前景。

本次新教育国际学术会议的举行,不仅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也通过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为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探索中国特色学前教育道路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