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成长,创新筑梦未来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科技赋能成长,创新筑梦未来

近日,江苏省天一中学“智伴鱼优”AI智能生态鱼缸项目组成员进行鱼缸水质监测及系统调试。该研究项目获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赛道(高中组)金牌。

周丹 摄

图为二〇二五年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普及赛现场一景。

曾威 摄

▲日前,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小学学生在徐州市一家科技馆观看机器狗表演。

蒯创 摄

前不久,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在融创学习中心开展“科创+劳动”实践。

冯佳祺 摄

▲日前,高邮市南海中学举办校园科技节,水滴科创社团社员展示由小木板和注射器构成的“水压机械臂”。

周鑫 摄

日前,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学生参与学校开设的木工坊相关课程,学习制作技艺。

杨涵芳 摄

日前,二〇二五年南京市“金陵杯”中小学生科技创意制作挑战赛在南京市金陵河西分校举行。图为现场一景。

曾威 摄

日前,昆山市淀山湖中学学生前往当地无人机头部企业开展生涯体验活动。

孙超 摄

前不久,宿迁市泗洪县新星城西学校举办第九届校园科技节。图为学生参加航模表演。

李佳 周鹏 摄

▲近日,徐州市大庙小学学生参加科技实验活动。 周冉 摄

近日,泰州市姜堰区淮海小学举办“科技进校园”活动。周社根 摄

▲日前,高邮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校区学生进行机器人活动测试。

李光耀 摄

编者按

新时代浪潮奔涌不息,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从人工智能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到各学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教育体系;从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到整合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研究与实践,近年来,我省各地各校出台扎实举措,将科技教育转化为一个个可见可感的育人场景,在实践场域点燃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其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与创新勇气,引导他们深刻理解科技创新如何塑造和改变世界。

为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本期视觉新闻聚焦“科技教育”这一时代命题,呈现当前我省各地各校的生动实践,推动科技教育在中小学高质量落地。我们相信,齿轮转动的不仅是机械,更是少年强国的梦想;代码编织的不只是程序,更是民族复兴的蓝图。当校园里涌现更多小发明家、小科学家,当求真创新的精神融入少年儿童的血脉,我们不仅有力回应了“钱学森之问”,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坚实的创新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