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核四维”,创新党建育人模式
■翟玮玮 吴一凡 田青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党总支依托国家级“双高”建设专业群、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一核引领,四维联动”的党建育人体系,为高校开展“党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可借鉴、易操作的“模板”。

图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模拟操作NFC果汁智能化装备
一核引领,打造干事创业党政班子。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食品学院党总支以“三个严格”着力打造信念坚定、作风过硬、实干兴业的党政班子。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升班子成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二是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聚焦食品专业实训耗材采购、科研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排查廉政风险点,强化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意识;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科学决策,做好学院顶层设计,统筹推动学院事业快速发展。食品学院食品专业群连续多年在“金平果”高职食品药品与粮食专业大类专业群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助力学校在首期“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验收中获得优秀等第。
校企联动,打造协同育人长效机制。食品学院党总支依托学校牵头成立的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及江苏(淮安)绿色食品产教融合联合体,以党建为媒,贯彻落实学校“三链融合”工程,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一是与今世缘酒业集团党建文化中心等企业文化场馆共建专业群思政宣教基地,推进将工匠精神和技能报国生动实践成果引入育人大课堂;二是与企业优秀党员代表共同组建“食匠先锋”工作室团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配备导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联合挖掘食品行业、企业思政元素,形成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群思政案例20余个;三是与党建联盟党组织联合开展党支部常态化共建,实施专业课程联上、新形态教材联编、技术创新平台联享的“三联”模式,联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技能大赛金奖两项,联编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全国优秀教材1部,上线了“两翼”(共同体和联合体)数字化运营中心和数字驾驶舱,为地方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余项,培育了3000余名产业人才。
校馆联动,打造红色精神文化品牌。食品学院党总支与淮安市淮安区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地开展联合共建,以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这一党史事件为原型,打造“江淮火种”业余党校品牌。一是与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纪念地共建红色研学基地,定期组织学院师生前往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行走的思政课“热起来”;二是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发布自制的红色教育视频《江淮火种:传承与希望》,让红色基因“传起来”;三是成立“江淮火种”舞台剧社团,在校园进行展演,让党史故事“活起来”;四是培育“江淮火种·食小匠”宣讲团队,走进班级,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校园红色教育全覆盖,让革命精神“燃起来”,为新时代“食品工匠”铸魂。
校村联动,打造乡村产业振兴高地。食品学院党总支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淮安市淮安区张兴村党总支等地方乡村基层党组织开展共建联动。一是共建党建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工作站,为村集体企业提供技术帮扶,以黑大麦、芡实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研发茶饮、酸奶等深加工产品30余项;二是以党员教师为核心,带动学生在乡村开展食品类专业技能培训,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转型,提升再就业竞争力;三是师生党员依托专业优势,为乡村种植户提供草莓保鲜等农产品技术培训,助力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帮助211户农民家庭走上致富路。
校社联动,打造食品安全科普生态。食品学院党总支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与淮安市地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共建联动。一是依托省级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打造“健康中国·食匠先行”品牌项目,结合全民营养周,在合作社区开展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等科普活动,提高社区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普及健康生活理念;二是与社区联建“营养+”健康指导中心,面向“一老一小”群体,开展慢性疾病、营养摄入不均等膳食营养干预指导;三是与社区联建食青实践工作站,组织学院学生在社区开展实践调研、技能培训、健康指导等实践活动,制作线上科普视频资源在社区推广,联合打造“健康社区”。
(翟玮玮系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吴一凡系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田青系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