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更怀秋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立冬时节更怀秋

■王金玉

时令,这一自然界的韵律充满了深情。二十四节气,宛如二十四颗温润的珍珠,串起了人间的寒暑。每个节气都承载着一份期待,蕴藏着一丝温暖。立冬,亦不例外。

立冬之际,风中带着清寒,却并非那种凛冽刺骨的感觉;阳光依旧明媚,照在身上,令人感到温暖。这样的天气,不禁让人想起“小阳春”之说。冬季的暖阳,不同于春季的柔和,而是更像窖藏的老酒,醇厚中带有惊喜。棉衣虽已备好,却暂时搁置一旁,单衣外罩一件薄衫,行走在明亮的日光中,竟有一种意外的富足感。此情此景,让我回想起童年时期,母亲在立冬这一天总是忙碌地翻箱倒柜,寻找那顶她亲手制作的兔儿帽。

围巾,是立冬的温柔诗行,也是岁月低吟的序曲。即便家境清贫,母亲的心,却如织锦般细腻,从不打折对节气的礼赞。她以粗布为骨、旧毛巾为裳,一针一线,皆是情深意长的细语。那围巾,虽粗糙却温暖,围于颈间,犹如怀抱一个温柔的暖炉。北风狂啸之际,将脸颊深深埋入其中,便能捕捉到一抹阳光的气息,与那来自母亲指尖的淡淡皂角香交织缠绵。而今,衣橱里挂满了华贵的羊绒,却再难寻觅那份质朴的温情。原来,暖意亦能生根,在记忆的深处,于最柔软之处静静绽放。

初冬的田野,是一幅细腻的水墨画,淡紫、粉白交织的喇叭花,仍在田埂边轻轻摇曳,绽放着点点星光。花盏轻盈得仿佛风中摇曳的梦,连观花人的心也随之轻轻荡漾。漫步于阡陌小径,脚下是沙沙作响的落叶,空气中弥漫着草木将枯未枯的淡淡清苦,这景致,竟与王维“人闲桂花落”的禅意不谋而合:无需桂花飘香,只需一抹斜阳镀金的山峦,与远处谷场传来的连枷声遥相呼应,便觉天地间有一种不空而空的圆满与宁静。

远眺之处,最为动人。玉米秆子褪去了绿色的华裳,裸露出金黄的骨骼;常青树依旧挺立着浓绿,而其间却夹杂着银杏的明黄、乌桕的绛紫。这斑斓的色彩,不似春日之娇嫩、盛夏之葱郁,而是一种沉静而丰饶的美。我独爱这立冬时节的色彩,它藏着秋的余韵,又孕育着冬的深意,宛如老者历经沧桑后的淡然微笑,温暖而深邃。

忽然间,领悟了宋之问那“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诗句的奥妙。诗人于怀秋时节闲居山中,以琴书为伴,消解忧愁,正是对这番心境最贴切、最动人的诠释。秋日的阳光虽逐渐远去,却在立冬之际留下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未了的秋思,都凝结成了枝头那最后几片红叶,在初寒中燃烧成一首首深情的诗篇。

立冬怀秋,所怀的又怎会只是季节?分明是眷恋时光深处那份深情。如同翻开旧书页时,不经意间抖落的一朵干花,虽然色泽已淡,但香气却愈发清冽,令人沉醉。不妨将这份怀秋的情愫轻轻叠进行囊,踏着霜华前行,前路或许会有数九寒天的挑战,也或许会有蜡梅映雪的美丽,但此刻心中储藏的温暖与柔情,足以焐热整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