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生命教育”,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深化“新生命教育”,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金堂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婷婷 四川省金堂县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军

图为金堂县“五育融合”成果展示活动

图为金堂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场会

2011年11月,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作为全国第37个实验区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如今已矢志不渝深耕新教育14载。金堂县始终以“新生命教育”为主题,坚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核心理念,秉持“幸福教育、励学金堂”追求,对标先进、锐意进取,持续推进“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创新推进新教育实验“1+N”项目,不断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金堂路径”。

坚守育人底色,

做有情怀的大教育

坚持书香校园建设,努力丰盈师生生命。金堂县将“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行动与区域教育发展的文化根基,通过优化阅读环境、丰富阅读活动、深化阅读指导、提升阅读品质,让书香浸润校园每个角落,滋养师生成长。

2025年,金堂县教育局召开党组专题会,安排部署“书香校园”建设行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持续优化教师书吧、读书长廊、开放式图书角等阅读场所,营造触手可及、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持续十余年的经典诵读活动注重与学科教学、美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举办主题更鲜明、形式更新颖的经典诵读大赛、书画作品展、课本剧展演等,引导师生在艺术创作与表演中深刻感悟经典魅力。今年,全县教师持续深化“共读一本书”传统,年度共读书目为《活在课堂里》,并于6月举办《活在课堂里》共读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教授为全县教师作读书指导。活动以“走进真实课堂,探寻教育本真”为主题,通过读书分享、专家报告、互动对话等环节,激发教师回归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的内生动力。县域各名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读书沙龙、课例研读、读书报告会等活动,聚焦专业书籍或教育热点开展研讨,形成多样化、高水平的教师读书推进样态。坚持每年开展教师读书征文评选,分享优秀读书案例。

坚持缔造完美教室,夯实优质教育根基。金堂县持续践行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理念,将其作为涵养师生生命、夯实教育根基的核心行动。今年以来,我县在学习历届“十佳教室”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转向深度内涵建设与成果全域辐射,通过强化专业引领、推广典型经验、深化常态实践,致力推动“完美教室”从“标杆示范”迈向“全域共生”。鼓励各校基于校情、班情、学情打造特色品牌,推动教室成为“有灵魂的生命场”。将完美教室建设与“每月一事”主题实践、“卓越课程”研发、师生生命叙事等紧密结合,开发“班级微课程”300余项,如赵镇第一小学的劳动微课程、金堂县第四幼儿园的家乡“人、事、景、味”课程等,实现育人常态化。

坚持研发卓越课程,丰富优质教育载体。金堂县将“研发卓越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支柱行动,持续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课程生态。

金堂县聚焦核心素养培育与育人方式变革,推动课程体系从“框架搭建”向“内涵提质”跃升,通过深化课标衔接、强化数字赋能、孵化精品项目、提升教师课程力,让课程深度滋养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坚持素养导向,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推广项目式学习,金堂县第一幼儿园以主题式整合课程,推动知识应用与生活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课程创新,建设课程资源库,整合县域精品课程资源300余节,覆盖劳动、科创等领域,支持教师“一键调用”,促进学生泛在学习。县教育局精心组织大型“‘五育’生辉·点亮未来”课程成果展示活动,县教育局官微“励学金堂”推介各中小学、幼儿园“五育”融合成果。

持续推进“三专发展”,创新良师优教培养路径。金堂县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完善“专业阅读奠基、专业写作赋能、专业共同体共生”的“三专”培养体系。聚焦名师引领全域化、分层培养精准化、学习成果实践化,推动教师队伍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如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到珠海、宜宾、杭州等地学习新教育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为重点的城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2025年全县第三届名师工作室结业,全年开展相关活动100余次。新成立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成熟期)、1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如成都市罗军名师工作室依托新生命教育理论与成果,观照自我教育实践,以具体项目为突破口,“让学生生命卷入、促学生生命发展”,以课题研究为统领,聚焦生命课堂,推进生命教育项目化实施;以“融在日常的新生命教育”为主题进行结业展示,得到北京市顺义区生命教育专家李广生高度评价。金堂县周涛名师工作室聚焦“数学本质——数学中的哲学”开展研讨,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赢得广泛赞誉。

深化守正创新,

构建数智教育新生态

深化“生命课堂”改革,驱动素养育人实践。以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理念为引领,立足区域特色持续深化“533”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坚守“让生命在场”核心价值,每年持续举办干部、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2025年,我县继续聚焦深度学习品质提升、教学评一致性落地、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推动生命课堂从模式构建走向内涵升华,为培养“知行合一、情智共生”的时代新人提供课堂主阵地支撑。开展“533”赛课、精品课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围绕新课改、新课程、新教材,结合学校自身课堂教学提出“一校一主张”,投身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

聚力“班级均衡”,统合改革目标方位。2019年以来,金堂县聚焦“办好每一所学校、重视每一个班级、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个学生”主题,围绕“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均衡、班级文化、教学跟进、评价护航”等重难点,开展“以‘班级均衡’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将教育视角全面投射到“聚焦个体、补进提升”等教育教学微观领域。2025年,该成果获四川省教育发展改革研究优秀成果奖。

深耕“数码社区”,数智赋能教育未来。“建设数码社区”是以数智技术深度重塑教育生态的创新行动,其核心是重构教育场景与师生关系,破解教育“规模化—高质量—个性化”三元悖论,助力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金堂县以“区域智慧教育中枢”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新时代的整合运用,尝试以人工智能进行备课、学情分析、线上教研,大力开展中小学生创意编程与程序设计大赛暨人工智能编程普及活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金堂分校、杨柳小学等学校把握时代脉搏,通过AI及大模型等创意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步推进课程数智化重构,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开展“人工智能+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实践。

锚定“五育”并举,锚定优质教育方向。金堂教育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五育”并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路径,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县教育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与常态落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推进会,强调“五育”融合理念,明确“德育铸魂、智育启真、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赋能”的实施要求。2025年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生态文明教育,推广优秀德育案例和校本课程;以活动塑品,搭建多元平台,如举办运动会、篮球、足球等各类体育赛事,加强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与应用,开展“劳动教育月”主题活动及劳动技能竞赛;强化区域“五育”评价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与应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辰。

创新家校共育,构建育人共同体。金堂县始终将家校合作共育作为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和系统工程。2025年,我县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持续深化阵地建设、队伍锻造、资源供给与活动创新,着力构筑理念同频、责任共担、成长协同的家校社育人共同体,推动家校社共育行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金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合力。如持续依托金沙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组织召开全县性或区域性家校共育现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破解共育难题,推动全域提升;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向更多学校、社区延伸覆盖,如在转龙社区开展“蜀葵花开·和美家风”系列活动,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构建更为便捷可及的服务网络。

金堂新教育实验数年深耕,硕果累累。展望未来,金堂教育人信心满怀。我们将持续坚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核心理念,深耕十大行动,聚焦内涵发展,深化“五育”并举,强化数智赋能,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努力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积极深化落实“双减”政策,全力构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金堂范本”,为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