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教”学术交流会在江苏淮安举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新幼教”学术交流会在江苏淮安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王茂)9月27日至28日,由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与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新幼教学术交流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本次会议由淮安市新安小学承办,以“新幼教”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多个新教育实验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及专家学者。大家齐聚一堂,探讨数智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卢志文主持。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东强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实施以及学前教育“免费元年”的开启,我国学前教育正迎来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型的关键时期。他强调,“新幼教”的核心在于“护根”而非“抢跑”,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质。

淮安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士东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淮安市在推动区域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规划。

在专家报告环节,3位学者围绕数智时代幼儿发展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胡晓艳以《数智时代电子阅读对早期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为题,分析了数字化阅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引导策略。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蔡飞从人格发展视角出发,作《为儿童一生心理健康奠基》报告,强调幼儿期心理建设对个体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李小邕则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行为观察评价》,展示了AI技术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创新应用。3场报告分别从语言、心理与行为观察三大维度,构建出“科学观察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的专业图景,体现了“新幼教”对儿童发展规律的尊重与技术赋能的前沿探索。

与会代表赴淮安市富丽瑞锦苑幼儿园进行实地参观,深入了解园所环境与课程实践。在随后进行的案例分享环节,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庆明作《大观念背景下的幼儿学习与课程》专题报告,从哲学与课程论角度重新阐释幼儿学习的本质。淮安市富丽瑞锦苑幼儿园园长王震探讨了“AI助力幼儿发展评估的新实践”;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幼儿园园长邵敏分享了“儿童游戏教育:唤醒灵性的教育探索”;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金海路幼儿园园长蒋婷介绍了“成长轨迹AI分析平台”的应用经验,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与游戏化教学在“新幼教”实践中的价值。

在沙龙研讨环节,李庆明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幼教教研员姜琴及王震、邵敏、蒋婷等3位园长围绕“新幼教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挑战”展开深度对话,就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游戏化、家园社协同育人等议题交流观点,凝聚共识。

本次交流会立足淮安这一幼教与数智融合发展的典型区域,既有政策解读与理论前瞻,也有技术展示与实践案例,充分体现了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追求。会议倡导在数智赋能背景下,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守护童年价值,推动学前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