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中西部中职干部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在江苏省海门中专举行

图为中西部中职干部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员走进海门中专校史馆参观
本报讯(通讯员 倪海峰)日前,由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主办、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培训中心承办、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资助的中西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海门中专”)举行。来自中西部地区的24名职教同仁齐聚海门,沉浸式汲取职教发展智慧。
在开班仪式上,南通市教育局原四级调研员、南通市教育工会原主席张卫娟以《幸福完整教育:新职教公益培训启航》为题,解读新教育实验理念与行动,阐明职业教育践行新教育实验的实施路径与要求。
海门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施健斌介绍了海门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厚的人文情怀和海门教育享誉省内外的优质成果。他希望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为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海门智慧,与职教同仁携手并肩,共同书写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新篇章。
为期10天的培训里,学员们走进海门中专的校史馆、实训室,深入了解学校多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探索与突破;深入课堂一线,观摩多个专业的教学实况;与海门中专教师交流,就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学生管理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列席海门中专校务会议,零距离了解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流程与决策机制;与跟岗部门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从教学管理到学生工作,从后勤保障到文化建设,全面感受海门中专高效务实的管理风格。
海门中专党委书记宋健、校长茅一娟、副校长杨一丹、国家级教学名师崔志钰、海门区张謇研究会副会长黄彩萍分别作专题报告。5场报告聚焦职教核心议题,既立足理论前沿,又扎根实践场景,为学员们打开了职教改革新视角和新思路,传递了可复制推广的高质量发展经验。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专家们的分享“解渴”“管用”,对今后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深入了解海门中专产教融合的实践经验,学员们先后走进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通光集团、东布洲国际动画孵化基地等,通过实地考察和与企业负责人交流,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学员们还考察了叠石桥家纺博物馆和江海博物馆,在感受地方特色产业与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产教融合、文旅融合的办学思路。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东西协作、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中西部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活力,搭建了经验互鉴、携手共进的坚实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