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深化教学改革促使“能力生根”
■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屈佳芬
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长期致力于“促进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的深度教学实践”教改探索。学校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先后成功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并成为江阴市“三力”课堂改革基地。2020年获批市级优质特色项目,2021年深度教学探索被立项为无锡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教改氛围浓厚,成效显著。
多元立体研修,教改主张逐渐明晰
学校积极拓宽研修平台,建立与高校的长期合作机制,依托华中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编制教改实施手册,提供持续专业支持。通过设立校市级名师工作室并聘请学科专家指导,实现定向引领。同时分层构建各类教师研修共同体:骨干教师围绕小课题研究、学科教师聚焦课例研究、新教师依托教师讲坛,推动专业成长。多元立体的研修机制深化了教改理念,学校逐步形成“知识理解深刻、对话交流深入、课堂参与深度、问题思考深层、情感体验深切、能力生长显性”的“五深一长”教改主张。
强化课堂研究,教改阵地牢牢坚守
课堂是教改的主阵地,学校紧紧围绕课堂扎实推进改革。学校不断丰富课堂研讨形式,开展“1+X”跟踪课、课题进课堂主题课、同课异构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不断拓宽研讨视角,定期与苏州大学“无痕教育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三人行”团队等专业研究团队开展互动交流;持续推动教师反思,在学校公众号开设《讲述我的磨课故事》专栏,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磨课心得;积极探寻课堂实施策略,精心选择各类经典课、难点课等代表性课型,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师生互动等方面开展课例研究。经过多年实践,学校总结出“问题导向教学策略、系统还原教学策略、本质溯源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策略、言语建构教学策略、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等6大教学策略的一般流程与操作建议。
精心研制标准,教改路径富有特色
为使国家课程标准理念真正深入教师日常教学,自2016年起,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研制校本化的《学科能力标准》和《单元质量标准》,实现国家课程标准的再标准化。以小学数学为例,《学科能力标准》提炼了计算能力、数学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能力4项关键能力,以各学科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小学数学各册教材为蓝本,制订出每一项能力在每一册、每一单元的具体标准,为教师提供细致的能力教学目标。《单元质量标准》则对每册教材的每个单元从“教材解读、教学要点、目标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特别是在能力目标方面,列出本单元所有可发展的学科能力并提出细化标准,为教师日常备课提供明确指南。
强化过程跟踪,教改成效逐渐彰显
学校持续推动教改落地,依托专业力量定期开展学习品质监测,近年来学生在学习方法、动力、综合能力及心理品质等方面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能力各分项达到“良好”比例显著提升。学校先后出版多部教改专著,并获多项省市级教学成果奖。教改有效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教师发展成效突出,自主培养了省级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获批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先后获评江苏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无锡市教育系统立德树人先锋党组织、无锡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