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之探索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生命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之探索

■吕叔湘中学 王苏丹

生命教育作为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也能有效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情感共鸣。英语语篇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提供丰富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经验的同时,更能借助成长故事、文学经典、生态议题及科技伦理等多元主题,引导学生深入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将生命教育融入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既契合课程育人的根本要求,也为学生培养积极心态、塑造健全人格、注入持久精神活力提供了可行的现实路径。

语篇选择:凸显生命主题

融合生命教育的目标设定与语篇选择,应围绕语篇的生命主题构建“语言能力—情感体验—价值建构”三维融合体系,实现语言学习与生命教育的统一。例如,在译林版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中,教学目标可设定为掌握描述心理状态的语言技能,认识青春期的特殊性,并通过关键词精读与“给未来自己的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反思自我发展。语篇选择上,应注重文本的生命教育价值,如必修三“Unit 1 Nature in the Balance”围绕生态平衡展开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更引导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生命共生与责任意识。此类语篇既是语言材料,也是唤醒生命意识的重要媒介。

活动设计:丰富课堂形态

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活动,需突破传统语言操练模式,强调情感参与、价值表达与意义建构。活动设计应兼顾语言输出与生命体验,创设多元化、体验式、探究性的任务,使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个体生命观,增强对生命现象的敏感度与人文价值的理解。教学活动不应止于“语言练习”,而应成为学生与语篇、与自我对话的桥梁。

以必修一“Unit 2 Let’s Talk Teens”为例,教材文本细致呈现了青春期学生处理家庭、朋友关系时的困惑与思考,为活动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学生在掌握conflict、communication、independence、understanding等关键词后,可参与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平衡独立与依赖”展开交流。通过讨论,学生逐步认识到成长既意味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也包含构建健康人际关系的责任。在此过程中,语言表达与生命体验相互交融,形成价值共鸣。

其次,设计书信写作任务,如“给家人的一封信”,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经历,用英语表达未曾言说的心声。有的学生写下对父母严格管教背后关爱的理解,有的表达对家庭陪伴的感激,还有的反思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意义。语言在此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成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使课堂转化为心灵交流的空间。

此外,活动可拓展为“成长故事访谈”,学生课后采访身边人的成长经历,整理后用英语分享。此类任务突破教材限制,使语言学习融入真实社会交往。学生在分享中自然运用resilience、support、emotional growth等词汇,实现语言学习与生命认知的相互支撑。最后,教师可设置“写给当下的自己”反思任务,引导学生以简短语言记录当前的生命感受与未来期待,使课堂进一步成为价值建构与心灵沉淀的场域,彰显英语语篇学习与生命教育融合的深层意义。

课堂实施:强化情感体验

课堂实施是生命教育价值落地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与生命共鸣,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代入等方式增强语篇的情感张力,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生命历程。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应成为唤醒生命意识、启发价值思辨的空间,使学生在沉浸式语言环境中建立自我与世界的情感联结。

以选择性必修二“Unit 4 Living with Technology”为例,该单元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与挑战,并深入探讨人类尊严、伦理底线等议题。课堂可组织“科技伦理辩论会”,学生模拟科技研发者、社会学家、普通用户等不同角色,从各自立场陈述观点。角色代入引发强烈的思想交锋:企业代表强调效率与创新,用户担忧隐私与人类价值受损,社会学者警示“技术异化”,研发人员则辨析技术的中立性。学生在辩论中自然运用ethics、dignity、moral boundary、human value等词汇,使讨论超越语言层面,进入真实的生命思辨场景。

课堂后续阶段可转向情感沉淀,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写给AI的信”。部分学生从人类视角强调机器的冷漠无法替代人间温情,另一些学生则从AI的视角,表达“我能学习你的一切,却永远无法理解你的脆弱”。此类书写不仅是语言输出,更是生命体验的真实流露。

最后,通过小组互评与集体分享,学生在倾听中形成新的思考。有人发现彼此共同的伦理关切,有人因不同立场的交流而拓宽思维边界。在思辨与情感的双重驱动下,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促进了其价值认知的成长。

由此可见,课堂实施真正成为语言学习与生命教育的交汇点。学生既是语篇的解读者,也是生命意义的探索者;既是语言的使用者,也是价值的建构者。课堂因此超越知识传授,成为引领生命意识生长的精神场域。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充分重视生命教育,不断优化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个性化策略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实现生命教育与英语学科的深度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使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