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平和他的“学科文化生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夏广平和他的“学科文化生长”

■沈世红

【人物印象】

夏广平,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对象,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南京市首个“中学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南京市“陶行知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大赛一等奖等。他长期担任学校中学理科教学工作,其教育底色来源于他深爱的课堂,来源于一名物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他一直聚焦于物理文化的建设与研究,提出“为学生的文化生长而教”的教育主张。

【人物感言】

如果我们期待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和人性的光辉,能让学生发现一个可以乐此不疲、忘我探索的领域,能让学生对自然界产生深深的敬畏和无限的向往,那么我们就要以文化的视角去理解教育的本源、学科的本义、教学的本真,为学生的文化生长而教。

——夏广平

1990年,夏广平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学院前身)。这所由陶行知先生创立的师范学校不仅是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祥地,还是近代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策源地,也正是这里,成为夏广平教育之路、人生之路的新起点。

坚定初心,一路追逐教育理想

在晓庄师范学校读书的岁月里,夏广平有机会触摸到中国基础教育最真切的脉动,被那些在师范文化中所凝结的专业思想、职业素养、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深深浸润。“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要求学生每天晚上都要练习书法,早晨要去校园外的山上跑步,每人都要学习掌握至少一门乐器,每学期要轮流到食堂做义工……现在夏广平的教育追求——“让教育更完整、让生命更温暖”,何尝不是陶行知先生留在他教育生命里的永恒印记。

1993年,夏广平在晓庄师范学校综合测评中获得全校最高分,被保送至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物理科学技术学院。作为中师保送生,虽然没有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但夏广平在学业上毫不逊色,一直位于年级前列,还担任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大学4年,对夏广平来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世界理解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度探索过程。它给予了夏广平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探索求知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成长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心。

1997年,夏广平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市金陵中学,开始了物理教师职业生涯。金陵中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辉煌成就的百年名校,古朴的钟楼旁不时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地处市中心却闹中取静的园林般的校园,成为夏广平追逐教育理想的诗意栖息地。

金陵中学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严谨治学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推崇教师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全面发展与关注个性相结合,并且重视英语、体育、课外活动等。夏广平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理念、追求、特色、成果,都与金陵中学一直倡导的办学传统有着深远的联系。如他一直强调以“物理文化”的视角去研究高中物理教学,进一步凸显物理学科的本质,将人文精神、思想方法提升到与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提出物理学科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文化体系。这恰是对金陵中学一直倡导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自觉遵循。

2021年至2024年,夏广平调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这让他得以在不同学校的文化碰撞中去丰实自己的教育主张。南师附中致力于培养“责任有担当、人文素养厚、科学理性强、创新意识浓”的社会中坚,学校课程体系体现了全面性、多元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附中文化影响下,夏广平进一步提炼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出“为学生文化生长而教”的教育主张。

深耕课堂,一心担当教育使命

教育的本源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多年来,夏广平一直把“让教育更完整,让生命更温暖”作为自己的教育追求。

“完整的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品格涵养、素养提升;“温暖的教育”旨在给学生以人性关怀、人文关爱,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与心灵世界的成长与丰盈。基于这样的教育追求,夏广平始终记得要“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心灵”,注重学生的学业成长,更注重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在学习中充满成就感、价值感、幸福感。

在教学中,夏广平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教学设计的创新、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

2009年,他参加首届全国中学物理名师课堂教学展示大赛时,在“互感与自感”这节课的引入环节设计了“音乐的传递”实验,通过互感现象让播放器的音乐传递到没有相互连接的音箱中。当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歌曲响起时,学生们兴奋极了,学习兴趣顿时被“点燃”,课堂氛围极为热烈。在大赛总结点评时,评审专家将他的教学片段作为优秀案例展示给全体参赛人员。著名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说:“这一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问题情境,设计的课堂实验十分神奇,让学生看到了真正的物理。”

夏广平还提出在全校开展“创意实验展示”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实验素养、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如今,“创意实验展示”已经成为金陵中学的一项传统学生活动,也成了学校的一张“名片”。

3年的“苏教名家”培养过程中,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夏广平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逐步明晰了用“物理文化”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教学主张。夏广平认为,文化是物理教育的应有之义,它让枯燥的公式浸润着人文之美,让抽象的理论闪耀着思想的光辉,让冰冷的实验器材蕴含着探索的惊喜。在物理学的世界里,文化不仅赋予科学温度,更让每一个发现、每一次进步都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敬畏。

提炼主张,一贯践行立德树人

所有的教育主张,在最初阶段都是朴素的愿望和零散的探究,但正是这样从理想到现实、从提出到校验、从实践到提炼的反复推敲赋予了教育最耀眼的光芒,成就了“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实践。夏广平“为学生文化生长而教”的教学主张,就扎根在无数的课堂实践中,扎根在广袤的教育大地上。

对夏广平而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坚实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学校管理,他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时代新人。

2023年,金陵中学获评江苏省首批高品质高中。这不仅是对金陵中学过去在高中教育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与要求。2024年,再回金陵中学担任校长的夏广平深感责任重大。“苏家名家”培养工程的培养经历,让他感悟到不一样的教育使命,不仅是传承和发展,更有创造和重建。

2023年10月,由省教育厅指导、“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公室组织、南京市教育局承办的首届“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南师附中举办,夏广平详细阐述了他的“文化生长”教学主张。他主张以文化浸润为土壤,以学生为主体,将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相融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生命体验中,实现内在精神的丰盈和人格的茁壮成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陆建隆点评道:“夏广平老师的教育主张,凝练了他多年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他站在学生文化生长的角度,以教育要全面发展人的视野,以教育不忘初心的追求和执着,以对学生真诚深切的关怀与关爱,去理解与践行高中物理教育,充分体现了他科学与人文融合、知识与素养并进的教育理念。”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照亮了夏广平的教育革新之路,他将物理学科的严谨与深邃,转化为一种文化的力量,引领学生在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入领略物理学的诗意和物理文化的精髓。他所倡导的,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升华,一种美好的灵魂相遇与共振。

(作者任职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