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科研报国从来都是必选项”
■本报通讯员 朱曦颜 王妍霖
“告诉老师一个好消息,我已被新疆塔里木大学录用了!”10月12日,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陈磊高兴地对辅导员陈斌说。虽然距离博士毕业还有近一年的时间,但陈磊凭借自己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出色的科研能力提前敲定了工作岗位。
陈磊经历了从企业工程师到食品专业博士生,再到即将成为西部高校教师的身份转变,他的选择始终与家国情怀紧密交织。2020年硕士毕业后,陈磊到一家上市公司研发岗位任职,但强烈的科研热情使他毅然放弃优渥的待遇,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往返实验室都是一路小跑,被导师形容是“跑着做实验的人”。读博期间,陈磊的科研成果显著,共发表5篇SCI一区论文。如今,临毕业还有近一年时,他毅然选择扎根边疆,立志助力西部高校的教育和科研工作。
陈磊介绍说,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所需的研究方向,与他在扬州大学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博士期间,陈磊在导师葛庆丰教授、刘瑞副教授指导下,系统研究食品微生物技术,其中关于乳酸菌代谢机制的研究为开发功能性发酵食品提供了解决方案。“东部科研解决的是技术优化问题,西部需要的是从零突破的原始创新。”葛庆丰教授对陈磊的选择表示肯定和支持。
“塔里木大学在南疆阿拉尔市,自然发酵资源丰富,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也比较大,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我来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科研报国从来都是必选项。”面对大家的询问,陈磊的回答简单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