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路行,一路歌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小学 桑玲
图为作者与学生一起阅读
上午,我沿着学校的操场跑道慢慢走着,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下课铃响了,操场上热闹起来,孩子们叽叽喳喳,奔腾跳跃,我的心也随之欢快起来。
盘点2024年,我的生活真可谓跌宕起伏:上半年人事变动,我到徐州市贾汪区教育局教育科挂职锻炼;下半年,我的身体出问题,8月即开启医院、家庭往返跑模式;年末返岗,才感觉自己满血复活。
在教育中扎根
18岁中师毕业后,我在贾汪区紫庄镇小学中心校当了12年老师,后来又接连到徐台小学、旗山小学担任校长。2019年5月,我调到大吴中心小学。学校喜迁新址之际,我又从校长变为局科室人员。13年的校长生涯让我十分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然而初到教育科时,我还是颇不适应。
从根据要求起草文件、发布通知、撰写讲稿,到进校反馈、编辑简报、组织培训、整理材料……一个月下来,我总算能独立应对。2024年初,我主持完成2023年《新教育简报》。从框架梳理到内容编辑,从约稿到审定,在复杂的准备过程中,我逐渐理清了全区各中小学校的教育特色和薄弱点,明确了2024年度工作重点:工作室推动新教育落地开花;区域现场会展现各校特色。
上半年,我区陆续举办了4场区域展示。每次组织展示活动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挑战。记得活动前一天彩排时,来自各个学校的书画、舞蹈、武术等十余个社团齐上阵,会场参观路线不清晰,缺乏明确的引导标识。我在人声鼎沸的现场用脚步来回丈量,召集校领导及时调整参观路线,并建议学校在转角处设置流动书画创作点。次日,众多观摩者沿倒U型路线行进,转角遇见的不是“死胡同”,而是学生挥毫泼墨的惊艳瞬间。
完成一个个任务后,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我开始思考:工作的开展在全区意味着什么?在这个位置上我还能做些什么?思路一变,我的心态也随之改变,我的职业发展迎来质的飞跃。
在生活中破执
8月蝉鸣最盛时,体检单上的“4b”像枚生锈的图钉,猝不及防地扎进我的生活。我辗转徐州、南京多家医院,最终选择在南京手术。3个月后,甲状腺结节活检结果让我再一次受到打击。我在回忆中纠结,在痛苦中落泪,我该怎样安排我的生活?理智很快回归,解决问题才是我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术后再次在家休养,我却很久没能从阴影中走出来。虽然癌细胞没有扩散转移,不需要放化疗,但我却一直不能释怀:我的身体怎么啦?是不是我真的忽略它太久,以至于它在2024年连续给我痛击?我在网上搜索答案,向专家寻求建议。诚如专家所言,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的存在,在某个时间节点,某个诱因可能会导致人体内的细胞癌变。而这个诱因可能是压力,也可能是情绪。细细想来,我的确在校长的岗位上思虑太多,对一切要求尽善尽美。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没给自己留下余地,没有留下足够的舒缓空间。
我慢慢意识到,其实,生活就是不断破除执念的过程,破除对完美自己的执,对自己面子的执,对外界评价的执,而后接受自己,接受现实。我能做的就是修炼自己,让心清明,让心欢喜。
在行走中坦然
身体需要休养,精神更需要滋润。我需要用一些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就成为我最好的选择。
原本我在新教育读书会校长读书社群中学习。病痛袭来,我终止了第9本书的共读,转向了“王子微课”和“高效教与学”两门课程。“王子微课”每周一授课,“高效教与学”每周日授课。于是每个周末的晚上,我要坐在桌前学习3个小时,再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两项作业。休假在家的日子里,我记了厚厚一本笔记,前半部分是“高效教与学”,后半部分是“王子微课”,每张纸正反面全用,竟也慢慢于中间“会师”。
术后的第二天有网课,我让先生将手机固定在床头,自己歪着脑袋看,就因为想上直播课,哪怕不能点赞,不能互动,我也满足。先生笑我:“啥时候了,还这么拼?”我不以为然,选择了学习,就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完成“王子微课”的作业,我尝试将电脑和手机同时打开,采用录屏的方式,完整录播使用文小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学习并掌握了很多技能。比如,我使用度加剪辑视频,提炼提示词后,文生图片,文生视频,最终形成作品。我第一次使用度加剪辑制作的视频效果不错,在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我又对初稿进行了修订,最后该作品获得了“让诗画动起来”古诗词创作大赛二等奖。尽管较一等奖的视频制作水平相差太远,但敝帚自珍,我心舒然。
曾经,我一度纠结自己是迎接压力大、节奏快的科室生活,还是继续当一名校长、当一名老师。现在,我已经不再纠结,让一切顺其自然。不管是尝试新的工作节奏,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还是深入教育一线,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与热,我都能以积极坦然的心态面对一切。
过尽千帆,历览春秋。走在路上,一路行,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