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举办“我与教育改革同行”宣讲活动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交流教改感受、分享教改成果——

镇江市举办“我与教育改革同行”宣讲活动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日前,由镇江市教育局、镇江市教育工会举办的“镇江教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镇江市江南学校报告厅精彩上演。来自该市教学一线的18名教师,用动人故事诠释自己奋战在教育改革一线的智慧和担当,赢得线上线下近3万名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广泛赞誉。

“‘我与教育改革同行’宣讲活动是广大教师交流教改感受、分享教改成果的平台。”镇江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黄科文表示,“教育改革既是当务之急,也要久久为功。要以全员导师制传递教育温度,以学科中心制提升教学高度,在改革浪潮中找准坐标,成就教育美好”。

当教育的星光遇见特殊的心灵,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镇江市江南学校入职一年的教师陈倩分享了导师生涯的初体验。全员导师制的“日碰头、周研判、月诊断”三级支持机制和耐心倾听学生心声的“2×10法则”,汇聚“制度保障+团队智慧+育人初心”的三重力量,助力她引导特殊学生绽放光芒。“‘教师’二字之前,永远有导师的责任与担当。”一句真诚的感慨,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全员导师制对特殊学生的温暖托举。

在推行全员导师制过程中,句容市实验小学教师张好晨常问自己:导师的“导”,到底该落在何处?她结合孩子爱看的《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给孩子写“哪吒式评语”:“你如哪吒般思维敏捷,小组讨论里的独特见解,就像哪吒的火尖枪,总能击中问题核心!”“你身上有哪吒‘打破成见’的勇气,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写给自己的英雄帖。”这些评语成了她和孩子们的“秘密对话”,孩子们开始主动和她聊心事。“当教育从‘盯着分数’转向‘守护成长’,导师的‘导’才有了温度。”张好晨说。

“在全员导师制中觉醒,在学科中心制中成长,我在教改过程中明白了‘育人’的真谛。”看到学校将合作学习与快乐小组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朋辈互助模式时,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教师戴雨辰敏锐地意识到,全员导师制不仅能促进学生快乐成长,更能有效推动教学目标的深层实现。学科中心制的推行,则进一步凝聚了学校的教研合力。“学生面对难题时下意识的退缩,如今正被‘试试看’的勇气所取代。”戴雨辰表示。

以全员导师制为突破口,推动育人模式从“教书”向“育人”转型;以学科中心制为引擎,激活“课堂革命”新动能,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见证着镇江教育人与教育改革同行的坚定步伐。“镇江教育人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以改革者担当攻坚克难,在建设教育强市的征程上书写更多温暖而有力的教育新篇。”黄科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