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草坪背后的秘密:南农为绿茵场注入“倔强”力量
■本报记者 王琼 通讯员 王璐
“苏超”赛场激战正酣,球员每一次冲刺、每一次射门,都踏在滚动的绿茵之上。这背后蕴藏着南京农业大学草坪科技的硬核实力。据悉,全省超80%的“苏超”场地草坪源自南农的技术支持,10余座核心场馆草坪直接由南农团队建设或提供关键草种。
在句容市后白镇500亩的南农草坪试验基地,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杨志民教授团队潜心10余年培育的“明星草种”正铺就“苏超”的坚韧底色。球员脚下的“倔强小草”,正是杨志民团队辛勤培育的成果——“耐踏1号”中华结缕草和“南农1号”狗牙根。
“耐踏1号”结缕草茎秆粗壮、叶片革质、抗旱耐贫瘠、需水需肥量少、抗病虫能力强,是国际公认最耐践踏的草坪材料。杨志民介绍说,其进阶版“南农蓝光结缕草”更显科技含量——蓝绿色泽赏心悦目,几乎不开花,专为高端运动场而生,曾护航杭州亚运会及亚洲杯赛场。
“南农1号”狗牙根则是另一种模样。叶片细腻而柔软,摸起来有毛茸茸的手感。“它非常柔软,不管怎么踢,茎都不会断。”杨志民解释道,“南农1号”狗牙根的耐践踏性远超普通草种,踩踏后立即回弹如初。
“好草坪三分靠种,七分靠养。”南农团队不仅是草种的研发者,更是赛场草坪的“健康管家”和“急救医生”。由于运动员的剧烈运动,场地上会产生断裂撕碎的草茎,大量小块草皮被铲起,特别是球门附近的草坪践踏严重,常常出现大片枯死、空秃、凹凸不平的现象。“苏超”赛后,绿茵场如何维护?杨志民建议,赛后必须及时用吸草机清除碎草,必要时可采取球门区草皮更换等修复措施。“打孔、施肥、覆沙、拖平、滚压、灌溉、病虫草害预防等一系列养护管理措施都要跟进。”
6月下旬,“苏超”苏州队对阵扬州队的比赛在昆山奥体中心举行。此前,昆山奥体中心场地因演唱会遭遇“毁容式”破坏,开赛前3天刚更换草皮,草皮斑驳,场地凹凸不平。关键时刻,杨志民率队紧急介入,采用滚压、修剪、吸草、喷施调控物质等组合技术,让草坪重现生机,确保赛事如期举行。
给“苏超”赛场铺上好草坪,离不开丰富的种质资源托底。近年来,杨志民团队广泛收集草坪草种质资源,开展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培育新种质。“我们收集保存了各类草坪草种质资源2.1万份,种质资源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杨志民说,试验田中,叶片更加细腻的结缕草、免修剪的狗牙根、超耐阴假俭草、可用海水灌溉的海雀稗等未来草种,将逐一惊艳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