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叙爱国情 同筑教育梦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9月22日至23日,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在江苏考察交流——

共叙爱国情 同筑教育梦

■本报记者 杨潇

9月22日至23日,由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协办的2025年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接待活动在南京举行,省政府副省长赵岩会见访问团,省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省教育厅厅长江涌参加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常任秘书长陈颖韶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教育资源厅厅长邓伟强率领港澳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大中小学校长、优秀教师代表及办学团体负责人共210人访问江苏,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驻澳门联络办教科部负责人陪同访问。活动旨在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教育交流合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苏港澳在教育、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务实合作,成果显著、前景广阔。”9月23日,赵岩在会见访问团一行时表示,要建好用好苏港澳合作联盟等重要平台载体,推动苏港澳学校深度互学互鉴、优质资源互联互通,依托全国高校区域科技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加强合作,将国家所需、三地所盼、各校所长紧密结合,为深化三地交流、增进教育福祉贡献力量。要持续推动苏港澳青少年携手凝聚共识、增进友谊,充分发挥教育在增进同胞情感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交往、交心活动,努力培育德才兼备、爱国爱家、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一代。

在江苏考察交流期间,访问团深入参访高新科技转移转化机构、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历史文化场所,了解江苏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团员们先后参观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和展厅等,详细了解创新资源链接、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在“新质汇成果超市”,“高校成果新质悦享卡”如商品价签般整齐排列,讲解员拿起扫码枪对准其中一张,高校团队研发成果的各项参数及应用场景即刻跃然屏上,引得大家赞叹不已。“祖国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随着苏港澳教育合作交流步伐的加快,我们也将持续引导更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把握国家发展大局、强化使命担当,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表示。

为进一步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怀,访问团一行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歌奏响,在访问团成员的注目礼中,五星红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祭广场缓缓升起。港澳教育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向遇难同胞敬献花圈,深切表达缅怀之情。“此次活动,最难得的是我们有机会聆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分享,深切感受中华儿女捍卫民族尊严、最终取得胜利的家国情怀。访问团的各位成员都肩负着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使命,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在孩子们心中厚植家国情怀。”陈颖韶说。

校园参访环节,访问团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5个板块7个小组,分别前往南京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市金陵河西学校、南京市金陵小学、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在南京大学,团员们听取学校发展情况介绍和学术报告,并参观校史馆,深刻体会江苏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港澳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多元实践,与江苏同行研讨交流,亲身体验素质教育改革成果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香港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柯静如在参观后表示:“在金陵小学的多个学习场域中,我们看到金小孩子们真正浸润于德智体美劳之育,收获了美好的校园生活,这给了我们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新思考与新启发。”

此次国庆访问活动不仅增进了苏港澳三地教育界的了解和友谊,也为更多港澳青年学生来苏学习、实习、就业搭建了桥梁。通过亲身感受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港澳教育界人士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信心。“现在苏澳姊妹学校已有27对,江苏有超过300名学子在澳门高等院校就读,苏澳两地教育合作愈发紧密。”邓伟强表示。

据悉,“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是教育部对港澳教育交流合作重要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已举办20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之际,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到访江苏,既是对教育交流与合作成就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苏港澳三地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为推动三地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和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