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更美妙”的教学思考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让歌声更美妙”的教学思考

■镇江实验学校 孙秋霞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很多业余爱好者在练习声乐过程中缺乏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通常会出现气息不稳、节奏紊乱、声音位置低、吐字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他们追求“更美妙的声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声乐课堂,希望从专业教师那里学习专业的歌唱方法。笔者从二十年从事声乐教学的经验中,汇总普通声乐爱好者存在的共性问题,积累了一些“让歌声更美妙”的实用方法。

科学练声

1.形成良好的歌唱姿态

歌唱姿态看起来属于歌唱的外部状态,但本质上是人体这个“乐器”的外形,它直接影响歌唱者的呼吸、发声、共鸣以及吐字等诸多歌唱要素。所以正确的歌唱姿态不可忽视。“挺拔的放松”“头顶瓦罐”“口含鸡蛋”等口诀,就是正确歌唱姿态的要领。

2.重视正确的吸气方法

从生理角度讲,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气息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实现“让歌声更美妙”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求练习者在头不动、肩不抬、胸不抬的自然状态下使吸气加深,并保持状态,使其掌握胸腹式呼吸法。这种直观的动作要求,使练习者能够很快体会到气息明显变长,在气息训练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3.探寻歌唱高位置

业余歌唱爱好者,由于声音在“口腔内”,唱歌位置基本偏低,出现声音“白”“浅”“卡”等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高位置的歌唱训练十分重要,而“哼鸣”是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教学中要准确描述“哼鸣”状态,指导初学者口内要有“空”的感觉、仿佛含了半口水,声音不要“穿鼻而过”、体会声音从“眉心”钻出来,再辅以抬眉的状态进行“哼鸣”。

4.摸准歌唱发力点

横膈膜是人体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因为我们的呼吸依靠横膈膜的运动得以实现,所以歌唱时的气息控制也依靠它。如果我们能够有效控制和利用横膈膜运动,气息就不会“一泻千里”,就能持续歌唱,而且在歌唱中能够控制音量乃至音色。当然,这要通过不懈的练习才能实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指导练习者双手叉腰,进行“嗨、哈”的发音,让练习者体会横膈膜下沉,同时感受横膈膜发力而产生的响亮声音。在此基础上,再用简短歌曲来练习横膈膜发力,既避免枯燥,又能进行连贯练习,有利于练习者摸准歌唱发力点,得到干净、明亮的声音。

5.寻找声音的“圆”和“竖”

声音是看不见的,用仪器也只能测出声波,但人们通常用“圆、扁、竖、横”来描述声音的效果。圆是指声音圆润、柔美;竖是指气流通畅无阻,各共鸣腔体上下贯通;“扁”“横”是指口腔没有充分打开,阻碍了气流贯通,不能形成充分共鸣,声如“羊咩”。我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引导练习者声音“圆”“竖”,避免“扁”“横”,要求他们在歌唱练习中,同时做向上绕圈或手掌相对上下拉伸的手势,提醒和带动腔体竖直贯通,使声音逐步趋向圆润优美。

分析作品

1.把握节奏律动

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准确、稳定的节奏,形成音乐特有的律动和活力。不能把握歌唱的节奏,就谈不上分析作品。教学中,我们十分注重节奏训练,选择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歌曲,通过柯达伊节奏教学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根据常见的节奏强弱规律分别进行训练。如二拍子的歌曲,我们会设计拍手、拍桌的二拍子律动方式;三拍子的歌曲,会设计拍手、拍桌、拍肩的三拍子律动方式;四拍子的歌曲,会设计跺脚、拍腿、拍手、捻指的四拍子律动方式。对于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如切分、附点、前休止等特殊节奏,则在大家熟悉节奏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训练,同时从作曲家的思维角度讲解特殊节奏的运用,增强他们对特殊节奏的理解,提高他们对歌曲理解的准确性。

2.挖掘歌词内涵

歌曲与乐曲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有歌词。理解歌词内容是歌唱的必要前提,否则就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歌曲中包含的情感。为了提高学生情感理解度,我们采取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的方法,充分挖掘歌曲情感内涵。同时通过朗读歌词练习吐字、发音。在朗读歌词中,分清字头、字腹和字尾。

3.注重音量渐变

音乐之所以动人,因为它在千变万化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汹涌澎湃,又和畅流动。其中的“和畅流动”,能够表现细腻的情感变化,而“渐变”是“和畅流动”的成因之一。歌唱也一样,“渐变”处理得好,能使歌曲自然流畅、优美感人;处理得不好,则粗糙突兀,甚至滑稽可笑。在教学中我们从最简明的“渐强、渐弱”着手,以歌曲《送别》为例,第一句“长亭外,古道边”用音量渐强来歌唱,“芳草碧连天”用音量渐弱来歌唱,通过一系列类似训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境,从而使歌声和畅流动、情感细腻。

乐于展示

歌唱是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学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学以致用”。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声乐艺术的美好,在“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学习过程中愉悦心灵、增长技能,让“平常生活”焕发出“别样的美”。每节课新歌学完,我们都会采用小组唱,双人唱等方式开展训练,既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积累表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