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基于“生·活”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探究
■滨海县实验小学新建南路校区 刘静
“生·活”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将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应用,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生·活”课堂教学理念的内涵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利用逆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群、项目化活动等形式,以提升课堂效益、提高课堂品质为核心,强化素养导向,聚焦学习任务,关注学习情境,注重质量标准,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迭代升级。
2.课内外融合阅读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多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收获更好的思考技巧、学习方法,为学生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具体实施路径
1.课内阅读教学: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教材中的《Asking the Way》课文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观看视频、阅读课文、完成任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课外阅读资源拓展:在完成课内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推荐与问路和指路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本文主要以英语绘本《The Way to the Bakery》为例,探究“生·活”课堂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设计思路
在《The Way to the Bakery》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生·活”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思想。以生活中问路和指路的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运用英语知识。同时,通过设计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中的“生·活”体现
①Warm up 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内容涉及在街道上的行走、转弯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能够迅速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②Imagine and guess与Listen and choose环节中,呈现主人公Leo在路上行走的画面,让学生猜测他要去哪里,然后通过听力选择揭示主题“The way to the bakery”。这一过程模拟了生活中人们对未知目的地的猜测,同时将新单词“bakery”自然地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词汇。
整体教学策略
1.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阅读情境。例如,在教授关于购物、旅游、家庭生活等主题的阅读材料时,可以通过模拟购物场景、播放旅游视频、展示家庭照片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选择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
选择课内外阅读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生活性和趣味性。除了教材中的课文外,教师应积极开发和推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源,如英语报纸、杂志、绘本、故事书等。
3.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在课堂上,可以开展阅读分享会、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阅读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外,可以组织英语阅读俱乐部、读书打卡、英语故事表演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
实践效果及意义
1.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通过实施“生·活”课堂教学理念下的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实践和应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生活化的阅读情境和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以及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阅读分享、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英语的热情更加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