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神明亮的“耕耘者”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严龙梅响应对口援疆号召,助力可克达拉教育发展——

做精神明亮的“耕耘者”

■本报记者 杨潇

凌晨6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的天色还未破晓,严龙梅已坐在书桌前开始备课,窗外是莽莽雪山,桌上是写满笔记的教案——从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回到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已一年,严龙梅的脑海还时常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她曾在天山脚下度过了3个这样的春秋。

2021年,严龙梅带着使命与任务,成为镇江市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教师之一。在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她关注学生精神成长,与当地教师共同成长,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润思、润智”教育教学新特色。近年来,严龙梅先后获评省教学名师,正高级教师,镇江市特级后备人才,镇江市“十佳教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她说:“对于我来说,最光荣的头衔永远是人民教师。”

尽心尽责,

做学生成长的“守望者”

严龙梅与新疆的缘分始于2013年。当年,她代表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参加“疆内外教学周”活动。当地学生的淳朴和教师的热情,给严龙梅留下深刻印象。活动结束后,她在记事本上写下“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新疆支教”的心愿。2021年8月底,严龙梅成为镇江市第三批“组团式”援疆教师之一,抵达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她的愿望成真了。

援疆之旅让严龙梅收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学生进步,她不加吝啬地表扬奖励;学生偷懒,她语重心长地教诲;每天晚自习下课前,严龙梅都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当天作业;有学生生病,严龙梅往往像母亲一样呵护关怀。“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您辛苦了!相信在您的教导下,我们会收获更多成长!”一次上完课后,严龙梅收到学生写着温暖话语的小纸条。“每个孩子都很淳朴,跟他们在课堂上互动是一种享受。”严龙梅说,“只要真心付出,学生都能感受得到,并以最大的热情回报我。”

援疆期间,严龙梅资助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直至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她还为当地学生争取到价值几十万元的各类捐赠。此外,严龙梅创办学校“重要他人”学生成长培育站,联系优秀毕业生和援派学校学科竞赛教练,定期对当地学生辅导,每年为学生争取知名高校夏令营、冬令营的研学机会。

“敬爱的严老师,您从千里之外走来,带来希望。您从繁华中走来,带来机会……我向您道一句感谢,代表许多因您而改变命运的人!”一名学生从北京大学夏令营归来后,送给她一张手工卡片。“我的心和学生一起跳动,我对所有学生都抱有同样的期待,我把所有付出都看成职责所在。这就是我对教书育人的理解。”严龙梅说。

答好三问,

做教学创新的“燃灯者”

在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严龙梅挑起重任,担任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带着这三个问题,严龙梅全身心扑在教育教学上。

开学伊始,严龙梅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充分了解当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特色及学生学情。除承担历史课堂教学外,严龙梅还组织、推动、参与各年级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督促、推进创新班培优工作。来疆仅一个月,她线上听课100多节,参加历史学科备课组活动10多次。2022年,严龙梅指导可中教师成功申报师市级课题17项;带头开设二轮复习公开课、讲座,协调组织师市高三年级9门学科教师与江苏一线专家进行教学研讨13次。

援疆期间,严龙梅领衔师市“课程思政”,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强化顶层设计,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建构综合主题延伸课程、学生特色实践课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围绕学校特色发展,严龙梅紧扣“援疆情,兵团根,中华魂”主题,创建“润心”社团中心,推动精品社团联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学校社团设计推进“最美可中,独家记忆”“‘艺’初心,画兵团”系列主题活动。师生们共同创作的书画、诗词、篆刻、剪纸等,先后被设计成台历、书签等文创作品。在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被大大激发。

以此为基础,严龙梅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兵团家话”专栏,开展“军垦战歌咏流传”活动,设置润心“书信+”驿站等,积极构建校本化特色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023年,严龙梅在《兵团教育》发表《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校本化课程思政建构与实施》。因课程思政工作突出,其事迹被兵团卫视、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多次报道,彰显特色品牌效应。同年,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成功申报首批师市“思政示范校”。

今年年初,基于润心“书信+”驿站项目,严龙梅带领团队编著的《尺素传情,名信润心——聚焦中学生精神成长》一书付梓。该书除收录师生撰写的信件原文外,还包含推荐语和读后感等,成为严龙梅留给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师生的珍贵礼物之一。

共生共长,

做精益求精的“播种者”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以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援疆期间,严龙梅扎实推进教师团队建设,引导当地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实施水平,探索教学方式改革。

为增强教师队伍“造血”功能,严龙梅设计开发青年教师“三年专业任务清单”和“三年研修主题清单”,推进教师教学共同体建设;成立青年教师联盟“子衿社”,创设骨干教师联盟“敏思讲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名师辐射作用,领衔师市“教学研”培育站,邀请江苏及全国一线专家定期开设线上讲座……在援疆团队支持下,近3年,可克达拉市镇江高级中学师资队伍水平整体快速提升,教育教学成果进一步凸显。

除此之外,严龙梅还多次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和“可克达拉·镇江”教学周活动,邀请多地专家齐聚一堂,探索跨学科主题教学多师同堂新样态。严龙梅还应邀为兵团教科院、伊犁师范大学、南疆“跟岗驻校”教师培育站等单位开设讲座20多场,她带领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团队多次受邀到兵地各校送教。2024年,严龙梅带领新疆团队出版专著《探究·践履——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

严龙梅非常喜欢作家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一书。她说:“我倾尽全力,从不懈怠,就是要坚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