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省试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本报讯(记者 赵玉姝)日前,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江苏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开展急需学科专业快速布局、学科专业内涵更新等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解读。
据介绍,出台《方案》旨在推动全省高校建设一批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学科专业,形成面向江苏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新机制,构建学科专业内涵更新建设新模式,全面提升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适配性、敏捷性和前瞻性。到2027年,新增学科专业点中属于国家或江苏急需的占比超过85%,理工农医类学位授予点占比超过60%。到2030年,学科专业布局全面调整优化,江苏“1650”产业体系所需学科专业覆盖率达到100%,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方案》提出实施4项行动,包括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学科分类发展卓越提升行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行动和学科专业发展机制深化改革行动。据悉,《方案》并非仅针对本科高校,也涵盖高职院校。其中,在学科专业发展机制深化改革行动中提出,需健全研究生、本科、高职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机制,同时优化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模式、支持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延伸。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高校将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江苏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打造与产业链精准耦合的学科链体系,为江苏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