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教育强市 擦亮“学在淮安”品牌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淮安召开全市教育大会——

奋力建设教育强市 擦亮“学在淮安”品牌

本报讯(记者 许妍 通讯员 刘品)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当天,淮安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对淮安殷切嘱托,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谋划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以高质量教育厚植幸福平安底色、支撑高质量跨越发展,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出席会议并讲话,淮安市市长顾坤主持会议。

史志军代表淮安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他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县中振兴为引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淮安范式的育人体系更具特色、县中振兴的现实基础更加牢固、基础教育的优质资源更趋均衡、服务发展的实绩实效更为显著。全市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落细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从“紧贴家长诉求,推动教育整体提质”“紧扣发展大局,放大教育综合功能”两个方面把握,更好重塑“学在淮安”品牌。

史志军强调,建设教育强市,必须把牢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化探索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必须把牢县中振兴这一关键环节,引领带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牢服务发展这一重要使命,切实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必须把牢改革创新这一必由之路,有效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把牢教师队伍这一核心力量,更加突出高素质专业化导向。

江涌代表省教育厅肯定了淮安在教育发展上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淮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抓改革、促均衡,优生态、提质效,立德树人富有实效、教育投入扎实有效、内涵质量提质增效,推动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实现新跃升。

江涌希望淮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时代新人,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成效,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五育”并举。二是以努力满足群众教育期盼为追求,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学前教育要更加注重普及化、普惠性,义务教育要更加注重优质化、均衡性,高中教育要更加注重特色化、多样性。同时,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三是以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使命,促进教育产业双向奔赴,一方面,要全面深入推进“双高协同”创新;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四是以促进教育治理规范化为抓手,持续优化良好教育生态,持续深化专项整治,从严规范办学行为,汇聚协同育人合力。

顾坤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进一步聚焦重点、创新突破,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提升,激发办学活力,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协同发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市直相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打好政策“组合拳”。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担负起“百年树人”的重大责任。

“主动适应人口趋势变化,适时做大市级‘师资编制周转池’,着力破解中小学教师资源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供需矛盾”“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育人联盟一体化、精品思政课程建设一体化和全域研学一体化,加快构建‘一核双特多辅’的思政课程体系,进一步打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思政育人区域品牌”“盱眙县自今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创建高品质特色高中”“深化组团式办学,在市县联合培养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会议现场,淮安市委组织部、淮安市教育局、盱眙县委、江苏省淮阴中学作交流发言,展现了淮安教育的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

省教育厅与淮安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会上还印发《淮安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淮安市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