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年近古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苗建军远赴新疆支教——
银龄赴边疆,丹心育英才
■本报记者 阿妮尔 通讯员 周新华 淳和
“秦淮雪化柳梢青,白发西行带晓星。身负南航诚朴训,心燃瀚海智仁灯。天山月照三千卷,戈壁春耕七十龄。且把胡杨栽课室,他年桃李接云庭。”
初到新疆阿克苏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苗建军写下这首《七律·银龄赴疆抒志》,抒发自己甘为人梯、提携后生的教育情怀。
今年是苗建军援疆支教的第二个年头。2024年2月,年近古稀的苗建军入选教育部“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被聘为新疆理工学院办学定位咨询专家、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退休前,苗建军曾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指导过200多名硕博研究生、11名博士后。来到新疆后,苗建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承担“国际金融”“金融科技学”“公司金融”等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苗老师的课堂很不一样!”这是新疆理工学院师生的一致评价。他从不坐着授课,也从不点名,却习惯将每门课程的内容与学习目标写成诗词。“瞰数字浪潮,代码行间,区块链云,算力前沿。星海撷珠,鸿蒙析理,岂惧层峦叠嶂拦?”在“金融科技学”导论第一堂课上,他用这样的诗词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走出教室,苗建军还带领学生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指导村民申请小额无息贷款,为村民送去“普惠金融”的关爱,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苗建军的悉心辅导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决赛中,新疆理工学院获奖项目数占总数的35.2%。
以往,新疆理工学院普通本科的考研率只有6%左右,更没有专升本学生成功考研的案例。来到学校后,苗建军组织了5场学生考研动员讲座及培训,辅导100余名学生填报考研志愿。他不仅为专升本学生考研提供详细的指导,还承诺“24小时在线答疑”。学生备考的关键时刻,总能见到他骑车穿梭在校园里的身影。“今年,学院考研初试通过国家线的学生有24人,较去年同比增长225%。”新疆理工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教学科研行政负责人赵高送欣喜地说。
支教强调“输血”与“造血”并重。为此,苗建军致力于推动新疆理工学院教师队伍的学历提升,通过指导教材编写和科研申报、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举办各类讲座等,努力培育带不走的“学术干细胞”,不断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在了解到新疆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年轻,博士不多”的现状后,苗建军主动对接中国石油大学,组织该校30名教师开展博士班项目。他还常常在学校为青年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强调“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再反哺教学”,并结对帮扶两名青年教师。2024年,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学科竞赛交流等内容,他举办了6场大型辅导讲座,参与人数累计达400人次,并针对每个青年教师的科研选题,围绕问题建立、文献研究、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实证分析和结论检验等环节,随时提供小型辅导和个别指导。
“我发虽白,却内心澄明、身体健康。”“支教的日子虽辛苦忙碌,却充实美好,我很受益!”……退休后,苗建军还有过赴云南支教的经历。在新疆开启新一轮的支教,苗建军甘之如饴。他总是带着期待和笑容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用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师生成长。
“以你二级岗教授退休后的待遇,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何苦劳心劳力去支教?”面对他人的不解,这位暂别老伴和家人的老教授目光坚定:“我不能为了自己一个小家,而舍弃培养那么多孩子的机会,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引领更多年轻人成长成才。”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的20多年里,苗建军两度荣获“学生最喜爱的导师”称号。在学校“智周万物,道济天下”校训的熏陶下,他的教育情怀愈发强烈。
“若没有情怀,何以为师?”苗建军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在援疆支教的日子里,我愿尽己所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