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我省各地迎来“开学季”,各学校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举办“花式”开学活动——
拥抱新学期,筑梦创未来
■本报记者 杨潇
①
②
图①为8 月 31 日,连云港市抗日山小学组织 130 余名师生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开学第一课活动,引导师生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郑笃宝 摄
图②为9月1日,淮安市纪家楼小学一年级新生到校报到,孩子们走过红毯、迎接祝福,开启快乐的小学生活。
侯育永 摄
“我们的榜样来啦!”8月31日,绿茵场上的城市英雄——“苏超”泰州队球员们走进泰州市姜堰区淮海小学,与期待已久的“小球迷”温暖相遇。在面对面交流中,5名队员轮番讲述赛场上那些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瞬间:落后时的不放弃、团队配合的默契、进球后的欢呼雀跃……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孩子们仿佛置身赛场,激发了他们的无限热情。这堂精彩的“开学第一课”,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足球榜样,更让体育精神深深扎根在心中。
金秋九月,我省各地迎来“开学季”。当学子们怀揣着激动与欣喜迈入新学期,沉寂了两个月之久的校园再次充满欢声笑语,焕发出勃勃生机。各校精心设计“开学第一课”、举办精彩开学仪式,帮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涵养品格、汲取力量,收获成长与快乐。
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历史强使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9月1日,句容市实验小学3700名师生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时而婉转深情,时而激昂澎湃,唱出了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红旗、歌声、笑脸融为一体,在初秋的微风中绘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今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走访了解到,连日来,我省各地各校以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等为载体,系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8月31日,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初中和明远小学邀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朱成山走进校园,为南京20余所大中小学校、共计500余名师生,讲授新学期首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朱成山从“历史守护者”的角度,阐释了“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这一数据的历史依据,并通过萧山令、易安华等抗日英烈的感人事迹及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壮烈牺牲、八女投江等抗战故事,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的抗战精神,勉励学子珍爱和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
开学日当天,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启迪分校围绕“光影定格家国,童心启迪未来”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庄严仪式。“暑假期间,受到电影《南京照相馆》的启发,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如手持南京老照片走访城市地标,集体寻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等。开学第一天,孩子们就用走访中拍摄的照片布置成‘启迪照相馆’,展现跨越时空的城市记忆。”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启迪分校校务委员王天毅说。该校学生史宛玉指着她拍摄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这张照片拍摄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前,我和同学们绘制了寻访地图,在哀思中铭记历史,大家都感触很深。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更应该珍爱和平,肩负使命,努力奋斗。”
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举行“从胜利中汲取力量,在新学期勇毅成长”升旗仪式暨开学典礼。当国歌奏响,全校师生深情凝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眼中满是坚定。该校校长王强深情寄语学子:“80年前,革命先烈以热血换胜利,这是民族底气,更是力量源泉。新学期,愿你们把先辈的勇气装进书包,把成长的责任记在心里,让勇毅成为成长的底色,让爱国的种子在心里扎根,努力长成能撑起未来的栋梁!”
巧设“花式”活动,
“五育”并举促成长
在如东县解放路小学梦想剧场礼堂内,“善韵悠扬”主题教育活动正在举行。该校策划了以“慈善”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共绘一幅慈善画、同唱一首慈善歌、同捐一元钱、共读一本书、共演一段情景剧,将慈善教育从抽象概念变成可感、可触、可参与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把“善”的种子深埋心田。
“花式”活动点亮新学期,我省各地各校通过开展多彩活动,引导学生们长见识、增本领,“五育”并举、全面成长。在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的开学典礼上,语文教师黄莉分享“田园悦读”新学年荐书书单,为不同年级学子各推荐一本好书,祝福学子们在拔节生长的岁月里不仅收获知识,更遇见一个更加鲜活、丰盈的自己。
机器人互动、科学实验展示、科学手工体验……开学首日,我省不少学校还以科技探索为主题,为学生带来充满趣味与惊喜的科学盛宴。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迎来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揭秘机器人的“大脑”与“身体”》。“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机器人朋友,你希望它帮你做什么?”课堂上,教师陈旻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几个机器人的现场表演更是引来大家的阵阵惊呼。据了解,该校还将在新学期推出编程、机器人等科技拓展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
新学期,更要做好“心”准备。东海县第二幼儿园围绕“唤醒多巴胺,开启新旅程”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特色开学活动。清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五彩斑斓的气球迎风摆动,教师们身着多彩主题T恤,以灿烂的笑容迎接每一名幼儿。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中,园长朱丽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为主题开启“开学第一课”,强调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精彩的互动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适应新学期,建立积极的入园心态。
建好“家门口”学校,
元气满满迎开学
当学子们元气满满地迈入新学期,还会有哪些惊喜等待他们?我省多地“上新”一波“亮眼”学校,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栋梁学校是南京市首个融合“绿色建筑技术”与“无边界学习空间”理念的现代化智慧校园。该校将深入探索实施“高校+名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师资互派、管理联动、贯通培养的新路径。
秋季学期,人大附中苏州学校校区正式启用,该校为十二年建制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目前有在校学生988名。学校将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战略,全面开展小初高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路径探索,形成大中小学纵向贯通,校园、企业、科研院所横向协同的育人体系。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实验学校也在今年全新启用。学校由南京师范大学与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合作共建,规模为6轨36个班,新增学位1620个。在样板教室里,蓝色课桌椅令人眼前一亮,除了座椅可以切换成“躺式”,课桌也“暗藏玄机”,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节,获得最舒服的午休姿势。今年,海陵区开展中小学午休式课桌椅试点,将为南师大泰州实验学校小学部、泰州二附中新校区、全区初三年级配备约5100套午休式课桌椅,并列入2025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无锡市校园公交服务范围在新学期进一步延伸,全力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记者走访了解到,开学前,无锡市在原有线路基础上优化调整2条线路,新增3所服务学校,新推出11条校园定制公交线路;开学后,校园定制公交线路增至115条,服务学校达60所。此外,在无锡市新吴区鸿山实验小学,该市首个特教班正式开班,10名特需学生走进了教育康复的“新家园”。据悉,特教班灵活采用“全日制”“走班制”办班形式,特需学生既能在特教班内得到专业的教育康复,又能在特教教师的支持下与伙伴共同参与普通小学课堂。
秋季学期开学,我省中小学教室实现空调全覆盖,惠及师生超百万人。据了解,2024年11月,省教育厅、财政厅等七部门出台工作实施方案,为全省3万间左右尚未配备空调的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在2025年暑假前完成相关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以及相关配套电力线路与用电增容改造。眼下,张家港市德积小学太字校区的25间教室均加装了2台空调。淮安市文津小学新安装的空调为教室送来阵阵凉风,该校教师李骞表示:“现在教室里特别凉快,中午孩子们都能睡个安稳觉,上课效率更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