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乡村阅读的点灯人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做乡村阅读的点灯人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中心小学 樊亮

图为作者和学生一起阅读

我是一名乡村语文教师,也是一名乡村学校校长。4年初小,8年村小,13年山区学校……25年来,我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之初,我在山区任教,辗转来到城市周边,进过厂矿学校,也待过教学点,后来放弃到城里学校工作的机会,一步步成为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和研究型校长。再后来,我放弃民办学校的高薪聘请,毅然再次选择山区的工作。多年的从教经历,使我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面临着精神文化单调、读书氛围不浓、读书之人较少的文化困境。我常常想,乡村磨砺了我,也成就了我,我要为乡村奉献毕生的心血,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点燃阅读之灯。

让自己成为乡村阅读的达人

目前,我担任汉中市勉县新铺镇中心小学校长,管理着辖区9所学校(幼儿园),共计1400多名师生。自参与教育帮扶工作以来,我与教师们同甘共苦,常常起早贪黑,走村入户,星期一到校,周末才能回家。扶贫关键在于扶智,扶智首先就要读书。我立下目标,要让生活在乡村的每一个人都读书。于是我一边扶贫,一边推广阅读,用脚步丈量了新铺的山山水水。

尽管工作忙碌,我也没有放弃阅读,坚持每月至少读两本书。近3年,我读书60多本,我每年阅读超500万字,在微信公众号、各类刊物上发表作品近10万字。我带领全体党员教师扎实开展主题阅读活动,采取集中读书和自主读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读书。此外,我带头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深入村、社区、移民安置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农家书屋讲课、示范,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带动区域全民共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让学校成为乡村阅读的高地

乡村学校是乡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勉县新铺镇中心小学位于勉县西部山区,硬件条件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陈旧,家长不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氛围亟须加强。为此,我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千方百计改善学校读书环境。2022年9月,学校新建图书室、阅览室150平方米,新增图书2万册,教室新添置教师电脑、智慧黑板、护眼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2023年,新增书架4座、书桌25套、图书1800册,构建阅读区、阅读角85平方米;2024年2月,争取社会捐助70万元,新建“少年云”网络阅读教室,进一步改善学校的阅读环境。

除了提升硬件水平,我带领学校教师集思广益,提炼以“新”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提出“五育并举、五新育人”理念,打造书香校园,建设读书长廊。笑脸墙、榜样教师和榜样学生推介、学生作品展区等等,处处彰显着学校崇尚阅读的文化内涵。此外,我建立家长学校,进一步推广阅读。学校每学期开设一期家长读书班,班级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家长读书会,持续推动家长读书、亲子阅读,通过“小手拉大手”等阅读活动,培育乡村全民阅读新风尚。

让师生成为乡村阅读的榜样

乡村师生是乡村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我推动开展辖区内校园长读书活动,在每月校园长会议上,人人轮流上台,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心得,让校园长带头先读起来。我每月到各校检查书香校园建设情况,把各校推动师生读书情况列为学校考核的重要指标。

此外,我高度重视教师阅读,建立教师读书群,设立教师读书“黑白榜”,引导教师践行读书“六个一”活动,即每天必须读书一小时,每月推送一本新书,每月至少读一本书,每周例会至少请一名教师分享读书收获,每月至少提交一篇读后感,每年每人进行一次读书叙事。如今,学校教师读书蔚然成风。

同时,我在学校大力推广班级读书会活动,实现人人共读、班班共读的良好局面。每个班级以“经典古诗词”为主题,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清晨孩子们诵读古诗词,中午师生开展共读,晚间家庭进行亲子阅读,共同将古诗词改写成小片段、儿童诗。学生在每周的班会活动中诵读原创诗歌,进行阅读分享。

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农家书屋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场所。我带领教师团队定期走进农家书屋,通过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3种课型点燃村民的阅读热情,指导村民每月共读一本书,定期分享阅读体验。

3年来,学校师生共读了60多本书,亲子阅读30多本书,共同创作了百余首诗歌,写了200多篇文章,其中50多篇作品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乡村孩子正通过阅读编织自己的未来。截至目前,学校开办家长读书班4期,开设家庭读书讲座18场,举办班级读书会124场,举行家长读书会26次,区域内全民读书氛围基本形成,阅读已成为乡村新风尚。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眼前,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身后,是一个个期盼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家庭,我站立在这目光与期盼的交会点,一辈子甘做乡村教师,一辈子誓做乡村阅读点灯人。我会继续做乡村阅读的建设者,改善一方阅读生态,关注乡村的每个灵魂,呵护乡村的每个生命,擦亮乡村的每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