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因为爱,所以坚持
——卡梅拉教室的儿童瑜伽课程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星小学 桑静
图为作者带领学生进行课前伸展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课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空白处应该“流动”些什么,又该怎么“流动”?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路走来,学习新教育课程、考取瑜伽教师资格证……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止;开设班级瑜伽课程、成立学校瑜伽社团、带动更多人爱上瑜伽……丰富学生童年生活的愿景从未停止。我始终相信,把世界带进教室的空白处,让心灵与世界相互碰撞,才能听到更多窗外的声音,点燃更多的梦想。于是,结合自己的爱好,我带着孩子们读书、学习儿童瑜伽,用热爱书写我和孩子们的美好故事。
课程缘起:爱,一颗初心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到现在,已经有15个年头了。这15年间,常有人问我:你不累吗?你哪儿来的这么多精力?我想,这份精气神来自我对教育的初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初次接触瑜伽,是出于喜欢,和对身体疼痛的惧怕。随着对瑜伽的深入学习,我发现它不仅能调整我的身体状态,更有助于提升自我的觉察和对世界的理解。于是,我冒出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为什么不把瑜伽课程带给学生呢?从课余时间自费学习女性瑜伽、儿童瑜伽、亲子瑜伽等系列课程,到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瑜伽爱好者;从在卡梅拉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儿童瑜伽课,到在学校里开设儿童瑜伽社团,我从瑜伽爱好者慢慢成为儿童瑜伽课程实践者,一路走来的瑜伽生活有料、有趣又有爱。
课程构建:爱,慢慢改变
孩子天生喜欢探索,尤其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在卡梅拉教室里,我们用手指学习乘法口诀,用身体认识各种图形,用瑜伽中的拜日式学习时间;我们用蜂鸣式呼吸法放松自己,用樵夫式呼吸法释放压力;在“心脏怦怦跳”游戏中,体会生命的发动机需要自己用心启动;在“翻滚吧,少年”游戏中,感受脊柱的柔韧性与平衡感;在烛光凝视中,提升专注力;在一个个瑜伽哲学故事中,孩子们开始学会自我管理,成为更好的自己。
为了充实瑜伽课程,我们一起阅读专业书籍和瑜伽绘本,组建“酷跑团”,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搭建家长运动、阅读沙龙平台,在街道、公园传递运动和读书的快乐。孩子们在课程中加深了自我认知,在运动与阅读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每周二是我们的瑜伽课程专注力训练。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青蛙,安静地坐在池塘边。我们把专注力从大脑转向腹部,观察自己的小肚皮像青蛙的肚皮一样,随着吸气大大地鼓起来,又随着呼气一点点瘪下去。我引导孩子们把手掌相对放在面前,形成花的形状,吸气时小花开放,呼气时小花关闭,在一开一合间,把专注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虽然有的孩子无法闭上双眼,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专注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一天,我和孩子们朗读《和大人一起读》时,我惊喜地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专注力训练后,大家的朗读时间逐渐变长了。
儿童瑜伽课程不只是专注力训练,我们还共读绘本《瓢虫姐姐教你如何放松》,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体。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使神经细胞得到所需的氧气与养分,还可以活化大脑回馈系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产生正面的情绪。孩子们惊讶于身体内部结构的神奇,惊讶于身体的每个部分都与人的大脑息息相关,更惊讶于精神与身体的内在联系。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增强力量、平衡体式为主的儿童瑜伽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孩子们的目光更加坚定,他们尝试着从静态专注走向动态转移目标的专注。
课程沉淀:爱,一起同行
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到学校的瑜伽教室,从卡梅拉教室的儿童瑜伽课到红星小学的瑜伽选修课,儿童瑜伽课程的场地和规模不断扩大,不变的是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期盼。
慢慢地,家长们也加入到儿童瑜伽课程中。在家中、公园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做亲子瑜伽,我们从关注体式的练习到注重健康知识的普及,从传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到学习饮食健康、身体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家长们通过亲子瑜伽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用理解、包容、接纳联结彼此的情感。
课程发展:爱,扬帆起航
生命中的一切相遇,都是成长中最美好的安排。我们的执着和热情得到了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的译者郑迪蔚的关注,孩子们给郑老师寄去贺卡,郑老师给孩子们寄来新书和台历。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小朋友也和我们建立了联系,当孩子们收到新疆小朋友寄来的书信和礼物时,他们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现在,我们正在开设儿童瑜伽养生课程,围绕二十四节气,我们从饮食、锻炼等不同方面开发一系列节气养生瑜伽课。我们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帮助孩子们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感和力量感,缓解压力、提高专注力,从而提升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因为爱,所以坚持。儿童瑜伽课程让孩子们在有趣、健康、专注的氛围中蜕变成长,成为更加自信、坚强、有爱心的生命个体。我们所取得的成果都源于对教育、对孩子、对生活的初心。怀揣着这份初心,我们在年岁流转和时节变化中持续耕耘,日日精进,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