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数码社区筑梦乡村教育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1+N”数码社区筑梦乡村教育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 卢成国

图为1带N专递课堂

清晨,阳光穿透紫藤嫩芽。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中楼镇实验学校里,AI巡课系统实时记录着课堂的每个瞬间,“智慧教室”中的“专递课堂”将优质课程同步到镇域的7所完全小学——这看似寻常的校园图景,实则蕴含着乡村教育十年数字化变革的奥秘。自2015年被授予新教育“建设数码社区工作站”起,学校依托“1+N”模式,执笔在大山深处的教育沃土上,书写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叙事。

破土:在教育洼地播撒数字火种

2013年的春天,镇域8所散落在山坳里的小学仍困在“教育孤岛”的处境中:最远的学校距中心校11公里,68%的教师已年过半百,音乐美术课因师资匮乏,几乎要沦为无声的自习时光。当“用数字技术打破壁垒”的构想刚提出时,老教师们的心里满是忐忑,也藏着对未知的犹疑。

转机出现在盛夏的“数字育苗舱”——中心校的录播教室被改造成直播基地,第一堂音乐课《布谷鸟》响起之际,屏幕里的手风琴旋律与山坳中参差不齐的童声在云端交织碰撞。这年秋天,学校下了“一根线、一块屏、一张网”的决心,将8所学校连成同频共振的教育生命体,知识如“脐带血”般源源不断输送至每间教室。同年底,日照市数字校园建设现场会在我校召开。那些播撒在教育洼地的数字火种,已渐成燎原之势,照亮了乡村教育突围的最初路径。

拔节:课程重构中的生命律动

机制为根:编织数字教育生态网。2013年夏,学校组建专项攻坚小组,汇聚专家、教师和管理者,调研制定数字化发展规划。以“让技术服务生命成长”为核心,明确“1+N”(实验学校+7所完小)一体化路径,为课程重构与资源整合定下基调。

设施为干:撑起云端教育晴空。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累计投入900余万元,为8所学校配齐150余台86寸智能触控一体机、18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9间专递课堂教室;完成万兆主干校园网升级,实现无线网络千兆全覆盖,构建起覆盖“学校—家庭—云平台”的全天候学习场域。创客教室中,无人机掠过航道、机器人精准搬运;无土栽培室里,数字化设备实时监测植物生长;VR安全体验室内,学生在仿真场景中习得求生技能……数字设施与实体课程的深度融合,让知识传递突破了时空边界。

模式为枝:创新“1+N”融合教育新范式。2017年,“1+N”数字教育模式成型:以日照教育云平台为核心枢纽,联动N个辅助平台,构建资源共建共享生态。课程资源采用“一主二辅三补充”架构——以教师自制本地资源为主,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希沃学苑资源为辅,自媒体教育资源作为补充,全方位满足教学需求。在架构上,以中心校为“主干”、7所完小为“分枝”,数字根系让优质资源实现实时流动。每周四的美术专递课上,中心校教师示范的水墨技法,能同步在7所完小的触控屏上晕染出荷叶——艺术之美跨越山路阻隔,悄然生长。

示范为叶:骨干团队的光合效应。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学校建立“培训—应用—监督—奖励”四维机制,组建起数字化骨干团队。通过“1+N”导师制与“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带动全员成长:每学期开展500余人次培训,覆盖技术应用与数字化教学设计;组织20余场信息化能力比武,推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常态化开展。

绽放:技术突围里的教育微光

资源共生:云端的“教育百宝箱”。日照教育云平台应用全市领先,8所学校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超90万件、视频资源4万余件。1000余件微课程资源支撑起全镇79个班级4.7万课时的线上教学;学生空间互访功能实现“1个空间链接N个成长轨迹”,为个性化学习搭建起载体。

云端教研:OMO模式打破壁垒。“1+N”集体备课模式让教研效率大幅提升——各学科推选1名核心成员,带领N名教师云端研讨,每学期开展70余次活动。线下教研“空堂”“赶路”的难题迎刃而解,教案打磨、课件分享、学情分析在云端高效完成,思维碰撞不再受山路阻隔。

展评生辉:数字舞台的生命闪光。日照教育云平台成为成果展示的主阵地,“一师一优课”“青年教师素养提升”等活动全程线上留痕,授课、观课、评课一站式完成。家长通过平台实时关注孩子动态,学生随时调取微课预习,这个“永不落幕的数字舞台”为家校社共育架起了新纽带。

专递课堂:网线串起的均衡梦。“星火工程”直播课雷打不动:三年间,900余节专递课,让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再“磕绊”,音乐美术课彻底告别“自习时光”。在最偏远的小学里,孩子们把屏幕上的绘画作品设为桌面背景,这抹亮色中,藏着教育均衡的温度。

数据赋能:成长轨迹的“数字画像”。希沃魔方的实时监测屏如同一本魔法书,课堂数据跃然而出,这些经AI分析的课堂行为数据,转化为教师手中的“成长密码”,教师依此调整分层练习,让教与学更精准。

从2016年“小学语文微型课堂教学实践探索”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到2021年获评“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从2019年国家级课题《互联网+家校互动模式研究》顺利结题,到2023年市级课题《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成功收官,这些荣誉,是对乡村教师智慧与坚持的礼赞,更开启了学校教育创新的大门。

从2023年承办日照市教育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到在山东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创新案例评选中获奖,再到山东省乡村教育振兴论坛的经验分享……十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见证了“1+N”模式的生命力。

数字技术终究是土壤,而真受益的,是每个向光生长的生命。在这片教育新绿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日常——这,便是“1+N”数码社区写给乡村教育的最美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