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人工智能绘就“大家”成长星图
■山西省临猗县示范小学 黄鹂 高捷
新教育倡导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其最终落脚点并非专业发展,而是人的成长。近年来,山西省临猗县示范小学始终秉持学术立校理念,以教师“三专”成长为基点,在“尚美教育”理念引领与“大家”精神鼓舞下,一场“共美”的专业成长行动悄然展开。如今,依托数字化浪潮的赋能,“大家”成长正呈现出鲜活新样态。
数字跃迁·“大家”共启阅读新视界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教师而言,专业阅读更是成长的基石。临猗示小以“大家”书院为创新枢纽,借数字技术赋能,激活教师专业阅读新生态,织就全域阅读网络,引领教育阅读新风尚。
从7位领读者的星火微光,到60余位教师的自发追随,再到形成特色阅读品牌,示小的微信阅读分享让原本冰冷的阅读打卡数据被赋予了生命温度,成为教师心灵感悟与思想碰撞的生动注脚。
在示小人看来,教师的“大家”风范,既在于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主张,更在于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每周二的“大家”论坛,正是教师凝练主张、分享观点的重要平台。教师们结合兴趣特长,分享某一领域的研究心得或教学观点,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
暮色初临时分,示小云端论坛屏幕闪烁,百余位教师云端相聚。教师闫哲民的“中医与教育”讲堂尤为生动——他现场演示合谷穴按揉提神法,解析《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与教育预防性管理的共通逻辑,更以“耳穴定位”理论指导课堂节奏调控,破解学生注意力分散难题。互动区“原来中医也是读懂学生的密码”的留言,道出了跨界思维对教育的启发。
依托腾讯会议平台,示小“大家”论坛如沃土般滋养着教师成长,让教师的专业成长从“独奏曲”变为“交响乐”:教师们通过线上学习张祖庆、干国祥等名师课程,在与教育名家的“隔空对话”中啃下经典原著;“星月读书会”的教师们坚持下班后共读《论语》,用半年时间读完一本经典,深刻体会到“一群人方能走得更远”的力量;更有教师开设个人教育公众号,在旅行间隙、工作之余记录教育思考——阅读,已从任务转化为教师生活的日常。
数智共生·“大家”共研教学新范式
“教育将迈向‘人机共教’新时代,要为教学做减法。”朱永新教授的这一预言,在临猗示小的“问学用”课堂模式中正得到生动印证。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入,这一模式更焕发出蓬勃活力。
人机对话,教学做减法。示小人以对话为切入点,通过与DeepSeek、腾讯元宝、Kimi等智能工具的互动,探索人机对话与师生对话的新路径。学校组织学科团队开展AI应用培训,从模拟教学场景到实操指令下达,帮助教师逐步掌握“精准对话”技巧,熟悉各类智能工具的功能优势。在运用DeepSeek等AI工具智能备课时,教师通过完整表达提示词(涵盖身份、背景、需求等信息),与工具深入对话,详细描述课程目标、学生学情等内容后,工具能精准提供贴合教学的思路与素材,实现高效协作。
人机共研,创生共同体。在数字化助力下,示小组建起学科融合的教研微团队,以数字链接打通“学共体—课共体—教共体”教研链条。在学共体中,教师依托线上论坛、专业学习App,分享前沿教育理念与教学技巧,互通数字资源库精品课例及教学工具,推动教学理论水平整体提升;课共体里,语文团队通过ClassIn平台协同备课,开发“节气里的数学密码”“AI古诗创编”等跨学科项目,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共体中,科学团队利用在线协作工具与AR技术推进项目式学习研究,如“校园生态探索”项目等。这种数字化教研新样态,让每位教师都能在协同中实现专业生长。
人机共学,迭代情境化。在数字赋能下,AI技术与示小向美课堂正深度融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语文课上,学生跨越时空与李白对话,讯飞星火模型生成的课文图像直观呈现用词之妙,助力文本理解;数学课堂中,VR技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型,帮助学生构建空间量感;智能语言系统Duolingo走进英语课堂,通过多角色对话模拟强化口语训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传统阅读邂逅AI工具,孩子们在Padlet的AI绘图世界里执起“魔法画笔”,想象力在绘本共读中绽放无限可能。
如今,数字赋能让AI技术与示小向美课堂实现深度融合,每一次互动都形成思维与算法碰撞的火花。示小正逐步将各类数字工具从“工具型平台”升级为学校“教育生态中枢”,真正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不仅有温度,更添科学底色。
数字经纬·“大家”共绘管理新图景
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临猗示小以“学术型管理”为核心导向,借助数字化手段构建“自驱向美”的成长生态,让发展从“被动要求”转向“主动追求”。
尊重差异,激活成长内驱力。学校组建五大教师发展社群,分别为新入职社群、课程首席社群、智慧管理社群、创新育人社群、专长发展社群,分层赋能教师成长。针对新入职教师,推行“五级进阶培养”:从理念认同到课堂胜任,帮助他们先站稳讲台;从班级管理到榜样对标,引导教师智慧育人;最终以教育家精神为标杆,向师德楷模迈进。
过程循证,让评价回归育人本质。客观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向来困难。AI技术的介入,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学校聚焦师生关系、学生学分、学生成绩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通过“问卷星”精准评估师生关系,将其作为教师工作的核心价值参考;德育处每学期依托智慧评价系统生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维度学分,以学生学分情况作为衡量任课教师与年级工作的重要指标;学生成绩则注重过程性管理,以教师接手班级时的成绩为基线,按期末对比值计分。当评价重心真正转向学生成长,教师的目光自然落在课堂与孩子身上。
当教育与AI相遇,临猗示小正以数字基因重写“示范”的时代注脚——最美的风景,不在技术迭代的峰顶,而在每位教师破茧成蝶的蜕变轨迹里,在每个孩子被科技唤醒的璀璨眼眸中。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的星辰大海,示小人将继续以“大家”共美为舟、以数字素养为楫,在教育改革深水区蹚出县域教育的破局之路,让这场静悄悄的革命,终成润泽千里的教育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