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减负提质”的金山数智行动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小学 夏志明
图为学生使用AI工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小学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其“手拉手向幸福出发”的办学理念,是对“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的校本化表达。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幸福”的具象体现,正是师生工作与学习的“轻负高质”。近年来,学校持续开展“减负提质”的校本化数智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
金山小学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强化作业管理、完善综合评价等路径,着力实现“三重解放”:突破经验依赖、规避重复作业、减少机械劳动。
数智赋能课堂,
以精准教学“减负提质”
课堂是“减负提质”的主阵地。学校深耕教学研究,引入凡龙有思教研平台——该平台支持一键录课回放,能自动生成涵盖教学语音、场景、流程、轨迹、问答及学情等多维度的课堂分析报告,并同步给出总结建议,方便教师线上观课评议、开展教研。通过数智技术赋能,课堂正助力教师实现精准教学,助力学生达成有效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评价,推动教师从“经验范式”向“证据范式”转型。
学校同样注重资源与工具的优化配置。丰富的资源储备与便捷的工具应用,能有效缩短教师备课时间、提升课堂实施效率。在此方面,学校重点引入并应用了以下工具:数学学科的“纸笔互动课堂”可实时统计分析学生课堂作答数据,助力实现以学定教的精准教学;音乐学科的小智平台汇聚优质课程资源,便于教师灵活选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美术学科引入AR虚拟现实软件,为学生打造更具沉浸感的深度学习体验。
数智赋能作业,
以精细管理“减负提质”
作业是“减负提质”的关键环节。学校主要通过“双化机制”推进落实。
第一“化”是作业设计精准化,着力实现作业控量提质。2021年起,学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围绕省级立项课题《基于金山大脑的学后托管作业管理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应用》,搭建校园数据中台,初步达成作业总量统筹、设计多元丰富、过程家校共管、质量持续提升的目标;学校还主动参与杭州市萧山区信息化、数字化改革项目,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作业设计水平持续升级。今年起,学校将以另一项省级立项课题《指向思维提升:智学平台赋能小学生作业测评体系的建构与应用研究》为抓手,开展“一生一策略”的个性化作业设计,推动“减负提质”向更大范围、更高质量延伸。
第二“化”是作业批改智能化,助力教师减时增效。如“作文智批”功能使教师批改效率提升4倍,既能快速定位共性问题、支撑集体辅导,又能实现个性化多维度评估(涵盖语言表达、结构层次、审题立意等),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数学作业批改机”可快速识别答题情况,自动生成详细批改结果与解析,并形成数据沉淀;“英语口语评测”则能自动评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给出针对性建议。
数智赋能评价,
以素养导向“减负提质”
评价是“减负提质”的指挥棒。自2017年起,学校便开启智慧评价探索之路;2023年,《基于金山大脑的五育融合的金鹰少年综合评价体系》课题成功在杭州市立项。
学校围绕五育融合健全评价内容(解决“评什么”),完善金山大脑搭建评价载体(解决“用什么评”),扩展评价主体并将数据采集融入学习生活多场景(解决“谁来评”“怎么评”),将数据转化为学生画像智慧化评价功能(解决“结果怎么用”)。由此,以“大山一样坚实,金子一样闪亮”为育人目标的评价体系得以构建,推动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成为师生家长的共识,为“减负提质”注入价值引领与制度保障。
做好学校管理与社会治理,同样是重要一环。晚托实施后,学校基于家长通过钉钉平台提交的1975份出行问卷,经数据归集分析,推出上下学交通管理办法,使校门口拥堵时间缩短13分钟,减少了家长与教师的出行耗时;此外,学校依托钉钉平台开发了教师线上调课、维修申报、物品领取、期末考评等80余个应用场景,切实为教师工作减负,推动学校管理提质。
在数智赋能教育实践中,学校不断优化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长期推进与短时突破,作为长期践行者,通过整体规划、系统推进打破“高估短期效益、低估长期影响”瓶颈,结合教育创新与技术变革的互动,以系统力量实现目标;二是集体同行与个体观照,面对技术变革下的认知差异,注重个体差异,在行动推进(“慢走前行”)、学习内容(“便捷实用”)、目标达成(“通识过关、术有专攻”)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依靠集体协同;三是技术高效与育人从容,技术求快而育人需慢,通过数智赋能腾出精力助力师生发展(如开设社团、举办赛事、设立“金山爱小孩日”无作业日),以价值导向实现目标。三对关系共同推动“减负提质”。
金山的数智“减负提质”行动,是萧山数智重塑教育未来整体推进中的一个生动样本。我们始终坚信:人应站在技术之上,数智的终极意义,在于让每一位师生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