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明师班暑期培训在浙江杭州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 王茂)日前,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明师班暑期培训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次培训活动以“数智重塑教育未来”为主题,汇聚三届明师班学员,通过专题研讨、实地考察、工作坊互动等形式,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创新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
培训期间,第三届明师班在西湖大学举行开班仪式。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新教师基金”主捐赠人朱永新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主持。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致欢迎辞,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围绕“AI技术赋能教育公平”作实践成果分享,一丹奖基金会秘书长区天伦对学员成长提出殷切期许。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系统介绍了明师班项目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目标,强调明师班以培育“教育火种”、造就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领军人才为使命。随后,学员代表金梅芳、李明霞、万众等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了在新教育实验理念引领下的实践感悟。导师聘任环节中,李庆明、陈铁梅等10位专家受聘为第三届明师班导师,王领琴、邱菊萍受聘为明师班班主任,未来三年将全程陪伴学员成长。
多位专家的学术报告为学员拓展了教育视野。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以《探索卓越教师和校长培养新路径:为造就新时代教育家而努力》为题,系统阐释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探讨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及科技工程变革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以《高等教育改革的西湖实验》为题,详述西湖大学创办历程、办学机制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理想主义者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在《“看见”未来,微纳光学赋能的AR眼镜》报告中,揭示微纳光学与碳化硅材料的革新潜力,呼吁教育重心向创造力培养转型,为中国突破技术壁垒培育创新型人才;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授、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严文蕃作《AI赋能教育研究和论文撰写全攻略》专题分享,提出教育科研方法论框架,并结合案例指导学员运用AI提升研究效能。
此外,明师班秉承“大人文、大视野、大教育”的办学理念,邀请西湖大学人工智能讲席教授金耀初、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阿里云教育高级副总裁黄桂晶、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分别以《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行走在教育的地平线上》《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化初探》《中国茶德——伦理学视阈下的儒家精神》为题展开深度解析。
苏州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陶新华与苏州大学心理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尔东带领学员以《教育家成长之路——崎岖漫长》为题开展心理剧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表达性艺术疗法,助力学员深化教育认知。
明师班全体学员还参加了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举办的2025年新教育实验研讨会。萧山教育人以“海之胸怀、河之韧性、潮之力量”的实践气魄,呈现了数智驱动教育变革的典型案例,令学员深受启发。明师班学员组建工作坊,以“AI时代怎样做校园文化”为主题发言,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获得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与会代表高度评价。
研讨之余,学员们先后赴杭州云谷学校、阿里云总部、萧山区多所中小学考察学习。首届和第二届明师班学员分别向自己的导师汇报了学习进展。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中,学员们共同擘画未来教育的宏伟蓝图。本次培训活动还吸引了苏州大学2024届新教育教改班学员、苏州工学院新教育教改班学员代表及淮阴师范学院新教育教改班负责人参与学习交流。
结营仪式上,三届明师班进行了班级文化展示与真实问题解决方案汇报,第二届明师班学员与苏州大学2024届新教育教改班学生举行结对签约仪式。苏州大学“新教师基金”秘书长郭小月作总结发言,为本次研修活动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