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幸福成长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向“新”而行 幸福成长

■江英

图为江西省横峰县龙门小学学生展示亲手创作的随笔集

2023年7月,江西省横峰县正式加盟新教育实验,从此,“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横峰教育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秉持“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信念,以扎实行动推进新教育实验,在横峰这片红色土地上描摹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模样。

从理念植入到全域行动,

筑牢幸福根基

两年来,横峰县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新教育实验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幸福教育的种子在县域内生根发芽。

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横峰县教育体育局出台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明确全县中小学以“2+N”模式推进新教育实验:小学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为必选项目,中学以“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为核心任务,“N”为各校结合校情自主选择的特色项目。横峰县兴安学校、龙门中学作为“学为中心”理想课堂改革试点校,先行先试进行探索。这一模式既保证了改革的统一性,又为学校特色发展留足空间,形成“全县一盘棋、校校有亮点”的推进格局。

培训为先,理念迭代。为打造适应新教育实验要求的教师队伍,横峰县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先后邀请几十名新教育实验专家“上门”指导,开展专题培训,培训教师6000余人次;组织1037名教师赴外地新教育实验学校考察学习,实地汲取先进经验;借助江西省国培项目,嵌入新教育元素,组织近百名校长赴江苏海门研修,让校长在交流研讨中更新教育理念。

专班引领,专项推动。横峰县组建诸多学科和案例开发工作专班,对281名“种子教师”开展“学为中心”课堂过关考核;组织152名教师参与优质课评比,以专业团队带动整体提升;建立9个校际联盟和教学教研共同体,依托名师工作室、名师讲堂,通过送教、磨课等形式,录制“学为中心”示范课36节,在区域内共享优质资源。

开放展示,榜样引领。横峰县以展示促提升,持续开展新教育实验现场会、开放日等活动。从全县新教育实验工作推进会到“营造书香校园”“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现场会,从“新生体验营”到新教育实验生命叙事比赛,10余场重点活动以“任务驱动”倒逼实践深化,让先进经验从个体探索变为群体行动。

从重点突破到常态实施,

踏出幸福路径

紧扣“2+N”行动模式,横峰县将新教育实验必选项目做深做实,同时鼓励学校培育特色,让新教育实验从“重点突破”走向“常态实施”。

横峰县构建“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四联动阅读体系,搭建多元交流平台,让阅读真正成为师生与家长的生活方式。

校长先读,引领方向。“校长的书柜里藏着学校的未来”。2024年,横峰县38位校长加入“校长先读会”,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共读12本专业书籍。校长们通过线上导读理清思路,通过线下分享碰撞智慧,让理论认知从“书本概念”转化为“实践思考”。不少校长将书中理念融入校本教研设计,推动学校课堂模式创新。2025年,“校长先读会”聚焦管理类书籍,通过系统研读为校长们优化管理方法,让办学效能更精准、更高效。

教师共读,加快成长。2024年,横峰县263名教师加入新教育实验读书会,300人参与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组织的培训。教师们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推动自我迭代,在读书分享中深入思考、积累经验。2025年,全县构建起“三级教师读书会”体系,以“优秀教师导读+高级研修”模式带动教师深度参与阅读。为促进教师阅读交流,横峰县连续举办两届中小学教师“我是讲书人”比赛,让阅读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学生阅读,点亮童年。横峰县将“晨诵、午读、暮省”融入日常学习生活:“晨诵”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教育晨诵》读本,让经典浸润心灵;“午读”采取“保底+选读”模式,兼顾阅读基础与个性需求;“暮省”以“读写绘”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并通过宣传栏和校刊等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各校每年举办读书节,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活动,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县级层面连续举办三届“最是书香能致远”征文活动,让书籍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食粮,点亮学生童年成长之路。

家校社联动,携手共育。横峰县精心打造“新父母读书会”“家长进课堂”等活动,热度不断攀升。“横峰教育”微信公众号以家校共育为纽带,邀请家长深度参与,同步呈现亲子诵读作品,让书香里的陪伴被更多人感知;围绕“书香家庭”开展评比活动,让阅读成为家庭成长的共同印记。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多所学校联动推出“阅读进社区”系列活动,将师生、亲子的阅读故事延伸到更广阔的生活场景,让教育的故事走进家庭与社区。

此外,横峰县以课堂为主阵地,分层推进“学为中心”改革,实现“减负提质”,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抓实基础环节,培养自主能力。从早自习到课前预习,横峰县明确“有时间、有任务、有反馈”的要求:早自习落实“读背测纠”全流程;预习环节侧重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同时,培养“小老师”,通过“抱、扶、放”和“我做你看、你做我帮”,让更多学生成为课堂小助手,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深化教研支撑,激活课堂活力。横峰县以“共创教研”为引擎,要求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定主题、定过程”,通过上课反思、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让教研真正服务于课堂。2024年,横峰县各学校依托教研共同体开展近百次活动,推动课堂从“教师讲”转向“学生学”。

“五双”路径发力,推动全域转型。横峰县以“双轮驱动”强化根基,以行政推动与专业引领相结合,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将“一案三单”升级为贴合本土的“横峰2.0版”模式;以“双线齐发”扩大覆盖,课共体学校从2所增至4所,计划5年实现全域覆盖,通过课改工坊、“学为中心”现场会,让经验从“点上开花”变为“面上结果”;以“双向赋能”培育骨干,逐年增加“种子教师”的培养数量,郑剑波等3位校长在全国课共体会议上分享经验,陈燕、骆珍等8名教师的课例亮相全国课共体舞台;用“双管齐下”保障落地,各校制订三年规划,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送教送研;凭“双向提升”优化改革,形成“实践—反思—优化”闭环,总结典型案例,破解改革难题。

从成长看得见到幸福摸得着,

绽放教育新颜

新教育实验通过协同育人与创新实践,为横峰教育带来看得见的变化,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育人成果获认可,教育影响再扩大。2024年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上,横峰县作为优秀实验区代表发言,县教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顺财在分论坛作“学为中心”理想课堂经验分享;同年12月,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滕国胜在“新教育 新管理”研讨会上作《书香校园:从校长先读开始》经验分享,讲述区域内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路径,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借鉴的范例;教师们的随笔或在“守望新教育”微信公众号发表,或在“新教育读书会”推送,让更多人知晓横峰新教育实验的成果;横峰县第三小学教师钟海英深耕阅读推广,凭借个人超60万字的阅读随笔积累和在师生阅读引导中的突出表现,获评新教育读书会“全国年度阅读榜样”。

校园气象焕新颜,师生成长有质感。新教育实验给横峰县带来喜人的变化:这里书香更浓了,学生“晨诵经典、午读名著、暮省心得”,“演书中故事、画书中场景、说读书感悟”,校园里书声琅琅,阅读从习惯变成风尚,浸润师生日常;课程更多元了,科技小发明、艺术创作、劳动实践等校本课程陆续铺开,学生在动手操作、创意表达中接触多元领域,综合素养在丰富体验中自然生长;课堂更活了,灌输式教学被小组合作探究取代,学生主动举手发言、大胆上台展示成了常态,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师生在互动中成为共学共进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校园更美了,学校摒弃商业广告式的装饰,用师生的书法作品、原创文字、手绘图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走廊文化墙,教室也成了滋养学生心灵的温馨空间……

向“新”而行的路上,横峰教育人用行动证明:新教育实验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能落地生根的实践;幸福的教育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师生每天都能触摸的日常生活。未来,横峰县将继续推进新教育实验,并在行动中坚守,在坚守中创新,让“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愿景变为更多师生的真实体验,唱响横峰教育的幸福之歌。

(作者系江西省横峰县教育体育局新教育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