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堂书房”涵育美好童年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打造“天堂书房”涵育美好童年

■汤岚

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沧浪实小)始建于1902年,坐落于姑苏文脉之上,依傍苏州大学,近邻原博习医院、圣约翰教堂和苏州织造府等历史文化名址。百余年来,沧浪实小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着力打造“天堂书房”,为姑苏延续书香,为学生“创造一生满意的童年”。学校历经岁月沉淀,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体系,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树立了典范。润物无声的文化氛围孕育出一代代英才,“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等皆是沧浪实小的校友。

文脉赓续,赤忱初心绽光华

办学理念薪火相传。沧浪实小源自1902年创办的天赐庄小学与1906年创办的振华小学。振华小学创办人王谢长达女士捐出寿仪礼金兴办女子教育,其女王季玉留学归国后以校为家、捐资办学,成为全校师生敬佩不已的楷模。学校的校训文化与时俱进。早期校训是“诚、朴、仁、德”,着眼于修身之本,注重道德与品行的培养。2000年后,学校提炼出“立本致远”的校训,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中抱朴守真的精髓,又蕴含了期望学子志存高远的时代内涵,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映生辉。

文化场域精心营造。沧浪实小校园建设融合“文承”与“撷趣”两条主线,通过校史文化墙、沧浪名人廊等载体,打造沉浸式文化场域与意趣盎然的物型空间。学校作为沧浪教育集团核心校,推动缂丝、昆曲等非遗项目在集团内各校之间流动传承,扩大文化影响力,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学校创新开展“四史”教育,将校园周边的上海战役指挥机关旧址、五卅路纪念碑、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学习雷锋纪念碑等场馆转化为教育资源,打造红色遗址教育阵地。学校还邀请红色宣讲团讲述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创建历程,以沉浸式教育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

品格塑造润物无声。学校创立“细节德育”理念,以“微班会”“微队课”“班级管理沙龙”“德育导师制”等为抓手,优化德育路径,提升育人实效;打造“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尚劳”五大奋斗者主题活动,构建多维德育实践体系,推动品格培养落地生根;制定“沧浪实小家训二十礼”,联合社区、街道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构建校家社三位一体育人网络。

五育融合,丰沃课程育英才

创生“沧浪真趣”课程。沧浪实小建设学习场馆,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强与社会联系,合理挖掘教材价值,组织课内外阅读拓展及专题研究性学习,创生“沧浪真趣”课程。多维、全科的课程设置,为不同潜质与个性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教师引导学生在各类课程学习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与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实施地域文化课程。学校开展“天赐探幽”系列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手绘地图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城文化的认同感;以乒乓球传统项目为抓手,构建完善的乒乓球教育体系,并编写校本教材,创编“乒乓操”等特色体育运动,丰富30分钟大课间体育锻炼内容,打造“小场地、大空间”的阳光体育运动新模式。

开发非遗传承课程。学校传承千年姑苏文脉,打造“蕙心美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深耕地方文化资源,探索新时代美育路径。学生通过研习缂丝非遗技艺,涵养审美品格,激发创新思维,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有机融合。该工作坊在江苏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并赴全国展演。

守正创新,科研砺剑铸品牌

科研引领,擦亮特色品牌。沧浪实小深入实施科研兴教战略,以省级重点项目为引擎,先后承担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省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创工程等。学校立足“全人发展”理念,创新推出“差异教学”“细节德育”“炫彩评价”等育人模式,通过“审美课堂”打造和“学习单”研发应用,深化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独具特色的“沧浪文化”培育出“仁厚从容”的教师团队,滋养了“自我澄澈”的学子品格,“沧浪教育”品牌已成为苏州基础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硕果累累,不断砥砺前行。学校办学成果斐然,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优秀团队、苏州市义务教育改革项目工作先进集体等。作为“组块教学”“全国名校联盟”实验基地,沧浪实小近5年在省、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也屡获殊荣,彰显了学校的办学底蕴和创新活力。

为学生“创造一生满意的童年”是沧浪实小老校友费孝通的期望,亦是激励学校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办学目标。时逾百年,未易初衷。沧浪实小以多维度的文化传承实践,既不忘教育初心,又开拓发展路径,让历史文化在现代校园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系苏州市沧浪教育集团总校长,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