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一生向善 百年勤耕
■吴珏
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善耕实小)创办于1906年,深植于千年古城姑苏,是苏州教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化石”。百余年来,学校弦歌不辍,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的红色教育特色、显著的体艺科技成果以及持续的教育创新能力,成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百年底蕴,润泽心灵
善耕实小不断丰厚教育底蕴,构建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一生向善,百年勤耕”之校训、“正谊明道,博学乐行”之校风、“从教至善,为学细耕”之教风、“勤业多思,习静笃行”之学风,共同汇聚成新时代学校“善·耕”文化的核心,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定海神针”。
校园内,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相映成趣。从1823年的善耕书院到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本部校区,从1805年的正谊书院到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正谊校区,教育活水奔流不息。善耕实小将百年教育文脉融入校园环境,打造校史廊、“五牛精神图谱”雕塑、“新芽深耕”雕塑等文化地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历史与文化魅力。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周等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氛围,将校园文化发酵成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
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善耕实小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第四任校长顾容川,系苏州名医顾九皋次子,亦是学校第三届毕业生。1927年1月,他担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第四任书记,积极传播马列主义思想,创办工人夜校与苏州第一工人俱乐部,领导工人、学生运动。1930年9月,他被捕后在狱中受尽折磨,始终坚贞不屈,最终于1931年2月牺牲,年仅31岁。地下党员金国忠,1949年奉命接管学校,任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校长,延续革命传统;另有赵士云、陈庆德、姚昌元等校友先烈,以热血铸就红色校史。
为传承顾容川等革命先烈精神,善耕实小深化红色教育,常态化组织学生寻访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苏州革命博物馆、阳澄湖江抗纪念馆等地,与苏州市干休所合作建立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拓展红色教育资源。学校成立“顾容川英雄中队”,获评“江苏省英雄中队”。学校少工委结合红色校史创作舞台剧,以顾容川烈士为原型,还原英雄事迹,传递信仰力量,激励善耕学子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以勤筑基,提升品格
依托百年校史,善耕实小深挖劳动教育内涵,秉承“一生向善,百年勤耕”校训,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精心打造劳动教育空间,包括耦耕农场、善耕廊、节气文化廊、三花馆、周末小厨房、综合实践活动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场所。
学校开设“百年‘耕’课程”“劳动小达人”“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课程”“非遗传承课程”“创意劳动课程”等,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品格。同时,学校注重校家社协同育人,通过亲子菜园采摘、蔬菜种植、稻田收割等活动,引导各方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情感育人,强体赋能
立足学生健康成长,善耕实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方位育人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将社会情感学习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入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学校”;邀请专业团队精心打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课程,以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元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沟通能力;运用“牛牛综评”小程序,实现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精准评估与个性化干预,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教育方面,学校大力引进和培养体教人才,包括男子110米栏国家级运动健将、原苏州市男子排球队“二传”兼队长、南师大等知名院校体育研究生、体育类排球专业运动员等,组建起一支专业化体教团队。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男足和女足、男排和女排在全市处于第一方阵,学生参加苏州市小学生乒乓球、游泳、羽毛球、轮滑、篮球、田径等比赛也屡屡斩金夺银,展现了善耕学子在运动场上的风采。
格物致知,解码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钟华、徐旭常,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丁大钊,均是善耕实小杰出校友。学校继承科教传统,紧跟时代脉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教育,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实验基地,入选苏州市首批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不断拓展科技教育深度与广度。
学校成立校长领衔的科教工作领导小组,多名教师获评国家、省、市、区优秀科技项目辅导员和姑苏区科技创新耕耘奖,1人获评江苏省首届科普领航员,4人分别担任市级、区级科教相关群团组织秘书长、理事、干事等职务,专业化实践成效显著。
学校成功打造“善耕少年科学院”科教品牌,开设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和活动课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子技师、创意编程、无人机、创客智造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教师作为编委参与姑苏区少儿科普编程读本编写,并将其纳入校本课程。近年来,师生在各级航空、天文、信息素养、创新发明等赛事中获奖近千人次,实现区、市、省、国家级科技比赛获奖全覆盖。
未来,善耕实小将赓续教育文脉,让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姑苏教育繁荣发展、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教育华章。
(作者系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校长,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