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蒲公英”班卓越口才行动叙事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 刘倩
图为高年级学生开展诵读展演活动
口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论辩是非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一门不可替代的人生艺术。在班级课程的研发过程中,我将卓越口才的培养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家庭教育进行融合,通过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听说融合的即时互动和讲练结合的实践演练,打造出一套属于“蒲公英”班的卓越口才课程。
破土萌芽:从“想说”到“会说”
刚入学的小“蒲公英”们像一群雀跃的雏鸟,总爱叽叽喳喳地表达自己,此起彼伏的童声常常演变为无序的喧嚷。我意识到:儿童天生渴望表达,但如何正确表达,需要引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既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告诉我们,语言表达要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具有即时性、情境性、互动性、流动性、综合性等特点。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从课本口语交际内容《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出发,引入绘本《你在听我说话吗?》。故事里小动物因插话引发的混乱,让孩子们安静了下来。他们懂得,原来表达需要倾听的滋养。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亲子对话活动也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口才锻炼。起初,对话常陷入“一问一答”的僵局,我创新思路,开启了绘本漂流亲子共读活动。当孩子们读到《猜猜我有多爱你》里的小兔子努力比画爱的长度时,家长与孩子间的对话有了温度。
在读完绘本《你真好》后,金金的家长发给了我一段对话记录。
金金(抹眼泪):“妈妈,今天在学校看《你真好》时我憋着没哭……薄片龙不该死的!”
妈妈:“能和妈妈说说你的感受吗?”
金金:“霸王龙不会游泳还硬要跳海救朋友!我最喜欢薄片龙,他善良又温柔……”
爸爸:“薄片龙总被欺负,是不是太弱了?如果变强会不会更好?”
金金:“他可以让霸王龙帮忙呀!就像我被同桌欺负就告诉老师!”
妈妈:“霸王龙后来变好了对吗?金金觉得人是不是都有优缺点?”
金金(点头):“嗯!就像我的同桌……虽然调皮,但他美术课借了彩笔给我!”
妈妈(亲额头):“对呀,多看看别人的优点,你友善了,小朋友也会变友善哦!”
金金(眼睛发亮):“我要给同桌发语音!约他一起学习、玩!”
(五分钟后)
金金(举手机欢呼):“他说明天带变形金刚和我分享!我们是好朋友啦!”
有了亲子对话的基础,生活化场景训练紧随其后。我基于真实生活场景,创设系列采访实践活动。依托课本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请你帮个忙》和《长大以后做什么》,孩子们带着任务单走上街头。起初,孩子们常因紧张而卡壳。于是我调整策略:先在课堂模拟演练,再设计半开放任务单。在“你的职业是什么”采访任务单中,我设计了3个固定问题:1.您的工作是什么?2.您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3.您喜欢这项工作吗?还有一个问题由孩子们自由发挥,可以提前想好,也可以根据前3个问题的回答现场提出。这样,既有固定问题进行引导,又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童言稚语里,真实的沟通正在发生。
拔节生长:让语言开出情感之花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言表达不仅要帮助学生进行交际,还要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引领作用。
晨诵是每天的必修课。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诵读声开启新的一天。日有所诵,心有所感。我将诵读融入班级课程,开展主题式晨诵,在一段时间里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同一类型的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而且引导学生加深了情感理解。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晨诵计划从“姓名故事”开启。课前1分钟,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名字的寓意;语文课上,每周讲解3—5个姓氏起源与名人故事;美术课上,绘制姓氏甲骨文;音乐课上,学唱姓氏歌谣;阶段诵读仪式上集体朗读《百家姓》。假期里,学生每日朗读打卡《声律启蒙》上篇,收集春联素材。返校后,晨诵《声律启蒙》下篇;美术课上为经典诗句配图;音乐课上学唱韵律歌谣;完美教室展演中创编手势舞、诵读作品。诵读、绘画、表演融入全年的学习生活,传统文化在声与美中鲜活生长。
《百家姓》开启了一段姓氏文化之旅,57个孩子的38个姓氏在琅琅读书声中彼此相认。当孩子们听到《你的名字》的诗歌里嵌入了自己的姓名时,教室回荡着惊喜的“那是我”的声音。我们的传统文化诵读也渐入佳境:《声律启蒙》的平仄对仗、《增广贤文》的处世智慧,都在童声中沉淀为文化基因。
在“英雄”主题的综合课程中,孩子们通过阅读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认识了古往今来许多伟大的人物。结合每日晨诵,孩子们诵读出《满江红》的气势磅礴,《将进酒》的豪情恣意,《沁园春·长沙》的意气风发。
毕业季筹备节目期间,诗歌《青春万岁》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孩子们在“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的诵读中,将赛场夺冠、课间秘密基地玩耍、雨中共伞的记忆融进诗句,让诗篇穿越时代,焕发新生,产生回响。
绽放芬芳: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什么是口语交际能力?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德尔·海姆斯的话来说,就是“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谈何内容”。口才课程让我意识到,生活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会给语言表达提供源头活水。同样,口才课程可以反映生活的多个侧面,成为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的平台。
绘本剧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让不愿意开口表达的孩子通过角色扮演站在舞台上,借助角色完成表达。乐天入学时,是个说一句话就会脸红的孩子。在第一次绘本剧表演时,他只想演一棵没有任何台词的大树。一次次的绘本故事讲解、剧本分析、小组排练,以及教师、家长、同伴们的鼓励和陪伴,让乐天渐渐勇敢地站上舞台。
从扮演没有台词的翻跟头小猴到扮演《木偶奇遇记》里的游乐场小朋友,从只有一句台词到逐渐站在舞台中央,乐天用了6年的时间。最动人的不是他获得全国荣誉的时刻,而是每一次排练失误后,他红着脸却坚定地说:“我想再试一次!”
6年时光,口才课程如无声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童年。稚嫩的声音里有诵读经典的韵律美,有角色演绎的情感美,更有生命成长的蓬勃美。当孩子们用清晰的逻辑传递思想,用温暖的语言抚慰心灵,用独特的音色与世界对话,便是教育最美的和声。毕业典礼上的掌声响起,我明白,这些用声音与世界对话的“蒲公英”种子,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