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徐州幼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艺术创新助解基层治理难题
本报讯(记者 许梦然 通讯员 韩锐 杨传彬)在徐州市经开区金山桥街道,一组缀着明黄色波纹的盲道成为社区新景。今年暑期,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绘行无碍·童创未来”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艺术改造,巧妙解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和暑期儿童看护难问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鲜活范本。
该团队联合徐州市政部门、社区开展调研,聚焦盲道断点、破损及占道问题,创新提出“功能性彩绘”方案。学生在合规盲道砖两侧增设高对比度色彩边界,嵌入方向箭头触感引导,显著提升盲道的辨识度和使用效率。“通过高对比度色彩和标准化触感图形,我们让占用盲道的车辆、杂物‘无处可逃’。”团队负责人、徐幼师专美术与设计学院大二学生高珊珊介绍说。
此外,该团队对接社区暑托班,开设“无障碍认知课堂”和“安全彩绘工坊”。孩子们上午接受课业辅导和艺术疗愈课程,下午化身“安全小卫士”参与盲道维护实践。该团队还指导暑托班儿童共同绘制《小盲杖的魔法路线》盲道安全主题绘本,将孩子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方案。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既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暑期看护压力,也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勇担社会责任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