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手机也有“书香”
■马雪芳
人有两种成长,一种是躯体的成长,一种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食物,精神的成长靠阅读。人要把自己修炼得更善良、更丰富,阅读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
诚然,坐在书桌前或公园一角长椅上,手捧书本,让思绪沉浸在一行行文字里,这当然是阅读。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与以前比可谓天壤之别,要留出整块时间安静阅读,几乎已成奢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我们既脆弱又坚韧,在现实面前,手机阅读为我们带来了新出路。
阅读专业著作,是为了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专业“骨架”,也就是确立专业的核心理念。当理念根基筑牢,方法自会如活水般自然涌来。这些专业著作,我的手机早已存了不少。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成就。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一个人只有与伟大的灵魂为伴,思想方能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滋养、提升。有思想的人最强大。当一个人时时处处有思想,做起事来一定目标清晰、方法灵活、成效显著。这些文学名著,我的手机藏着许多。
阅读哲学著作,能让人以超越常人的视角审视世界、思考问题、观照人生,逐步抵达“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这些哲学经典,我的手机也有许多珍藏。
有人说,如今拥有一部手机,就相当于拥有一座庞大的移动图书馆。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过去,想借一本心仪的书,往往要花上几小时甚至半天时间;如今,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就能“秒”得所需。这是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文化福利。
若是没有整块的时间,一定拥有无数细碎的碎片时间。早上,我们一边洗漱,一边听手机里声情并茂的文学名著朗读;中午休息,点开手机,阅读几页文学名著;等车时,掏出手机阅读一两篇优秀期刊上推出的重点文章;在动车上、飞机上手捧手机,完全可以专心致志地阅读专业著作,遇上重要的资料可以复制粘贴存放在文件夹里……如此算来,一天下来阅读时长不比从前少,有时甚至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时代”不仅为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更大大提升了阅读效率。
真正喜爱阅读的人,一天不读便会觉得缺了点什么;真正爱上阅读的人,必然会善用碎片时间。“手机时代”,为阅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就让手机里的“书香”,时刻萦绕在我们身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