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时代“园区良师”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锻造新时代“园区良师”

■顾纯青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征程中,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师德师风建设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系统构建“政治引领、师德涵养、专业精进、机制赋能”四位一体的教师发展体系,着力锻造一支心怀“国之大者”、德业双馨的“园区良师”队伍。

铸魂强师,

筑牢教育家精神之魂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首先要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园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政治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强化组织保障,把稳政治方向舵。全面推进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机制;修订完善学校章程,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严格落实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讲授思政课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综合发展评估体系,压实政治责任;成立园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心,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思政育人共同体。

深化项目引领,拓展思政育人圈。以苏州市“海棠花红”党建品牌为统领,创新实施“叮咚行动”“小手拉大手”“红葑学堂”等党建联盟项目,打造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扎实推进“教育益家”“一校一品”等区级书记项目,形成区校联动、特色鲜明的党建项目矩阵,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实践。

突出标准赋能,提升政治判断力。创新实施“思政教育培根计划”,依托数字平台建立常态化“政治体检”机制,每年对全区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动态监测与评估;印制《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应知应会》读本,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德修身,

涵养教育家精神之基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家精神的根基。园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多措并举引导教师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制度先行,严把师德入口关。严格执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聘用、考核、晋升等各环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课程浸润,筑牢师德养成基。将师德师风建设列为区级开发并校本实施的教师全员必修课;组织编写《师德师风应知应晓口袋书》读本,方便教师随身学习;依托“易加师培”教师培训云平台,开设“教育家精神专题学习”“师德师风”等线上精品课程,邀请知名专家授课,实现师德教育全覆盖、常态化。

榜样激励,弘扬师德正能量。常态化开展“先锋园丁”“党员先锋风采”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优秀成果案例评比和“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育人故事征文,多维度挖掘推广模范人物和优秀经验,营造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团队示范,引领师德新风尚。大力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成功孵化9个省、市级和20个区级重点培育团队;充分发挥区级名师工作坊、骨干教师共同体等团队的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师德涵养的融浸式教育。

启智润心,

培育教育家精神之能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能力要求。园区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真本领、硬功夫。

精准画像,指数驱动发展。创新构建“教育人才指数”测评体系,动态监测教师数量、结构及发展轨迹,精准分析教师能力短板与发展需求,科学设计分层分类培养策略。

系统课程,支撑进阶成长。构建“基础力、发展力、领导力”三维立体课程体系,涵盖12个维度、48门核心课程,满足教师全周期、个性化发展需求。

多元平台,构建培养生态。打造“4+1+N”区域教师研修新体系,实现区域、基地、集团、学校四级联动,依托“易加师培”平台常态化线上培训、名师工作坊等N个共同体共同发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培养网络。

数据赋能,引领智慧成长。借助“易加人才”系统,建立全区教师“一师一档”数字档案,收录数据70余万条。通过深度分析教学履历、专业成长等数据,为教师个性化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智能推荐。

模式创新,提升研训质效。“易加师培”平台上线课程1200余个、专题72个,覆盖全学段全类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研训模式,满足教师泛在学习需求。

机制赋能,

拓宽教育家精神之路

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良好的制度生态支撑。园区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破除“五唯”痼疾,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评价改革,回归育人本质。推行“学、教、测、评、研、管”六位一体评价模式,将教学实绩、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评优评先的核心标准,弱化论文、文凭等传统指标权重,引导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体系贯通,覆盖全周期。顶层设计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六项计划”,覆盖从“雏鹰计划”(新教师)、“精进计划”(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名优教师)到“银龄计划”(退休教师)等全职业生命周期培养,确保教育家精神的接续传承。

政策激励,激发内驱力。出台《教育人才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实施“特聘人才”“菁英人才”等计划,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设立专项激励,让优秀教师享有应有的职业尊荣感和获得感。

截至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区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增至1481名,其中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及以上层次人才481名。园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轻负担、高质量”教育示范区。

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旗帜,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完善“引、育、评、励”机制,努力让每一位“园区良师”都绽放光彩。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