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坚强”,相伴师生十七年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鱼坚强”,相伴师生十七年

■本报特约通讯员 唐守伦

“到荷花塘去,再看一眼‘鱼坚强’!”暑假期间,回到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校园的毕业生不约而同来到体育场边的荷花塘,看那条陪伴他们三年学习生活的鲤鱼。

“‘鱼坚强’已在校园生活17年了,陪伴一届届学生度过高中的学习生活。”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陈旭辉说,“2008年秋学校创建四星级高中,为了改善校园环境,在行政楼前新修了一座圆形鱼池,在池中放养了20多条鲤鱼。从此,鱼池成了校园里的‘生命观察站’。”

他说,过了一段时间,一些鲤鱼不适应环境,逐渐翻了白肚皮,但其中一条黄鲤鱼却越长越大。此后,池中的鲤鱼一茬茬地更替,只有这条鲤鱼安然无恙,师生们亲切地称呼它为“阿黄”。

几年后,学校启动扩建工程,施工人员不慎直接在鱼池里清洗水泥桶,霎时池塘水浑得像糨糊。等到师生们发现时,除了“阿黄”,鱼池里的其他鲤鱼都“牺牲”了。打那以后,师生们便称它为“鱼坚强”。

随着校园绿化改善,经历生死考验的“鱼坚强”又遭遇了天敌威胁。鸟群时常在校园出没,到池中叼鱼;流浪猫也蹲在池边虎视眈眈。有一次,“鱼坚强”的头部被鸟啄掉一大块,师生们见状很是担心,于是自发组成“护鱼队”,课间轮流守护,看到鸟群立刻驱赶。

两年前,“鱼坚强”的生存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考虑到它“年事”已高,学校决定将它转移到校内更大的荷花塘放养。很快,它适应了水草丰茂、水质清澈的新环境。

“17年来,‘鱼坚强’陪着一届届学生度过了难忘的校园时光。学生们在与它的互动中学会了关爱与共情,它不仅是师生们的校园牵挂和情感寄托,养护和关爱它也成为我们关怀生命、传递温暖的教育课题。”陈旭辉说。